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阿妹

个人公众号最报刊


以前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以前的我一直听不懂李宗盛的歌,只知道他经历过一些事情,是个有故事的人。

前几天因为电脑坏了,需要送回品牌店去维修,因为学校在郊区,所以要挤一路160号公交,再坐80内环公交到维修店,晚上折返回学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天意弄人,本以为要回暖的北方,竟也开始下起雪来。下公交后的我们,随即拦了一辆出租,而车上则播着这样的一首歌“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让往事都随风去吧。"

北方的夜,晚的早。晚上出来活动的行人很少,也很安静。是个适合听故事的夜晚。一路上,司机单曲循环着这首歌,车窗外下着雪,高速公路下黄色的霓虹灯让人睡意昏沉。

我问司机,这歌是谁唱的啊?

“李宗盛。”

那这歌叫什么?

“爱的代价。”

那你知道李宗盛和林忆莲之间的故事吗?

他说,我们把歌里的故事听完吧。

“也曾伤心流泪,也曾暗自心碎,这是爱的代价……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李宗盛曾说“这首歌是他在30-40岁时才写下的,这时的他,才慢慢的开始懂得一点爱情。”年轻人总是是爱听伤感情歌的,对于他们,更乐意听到的是自己倾其所有而不得的感伤。总以为爱而不得,是一种不公。相反,在他的歌里,多了份平淡。我们听到的不是埋怨,更多是对旧有爱情里的反思和岁月流逝过后的谓然轻叹。

他的歌里,缺少了歇斯底里的不甘,有的只是平凡的低吟。他曾说过“旧爱誓言像极了一个巴掌,每当你记起时就挨一个耳光,是空空空荡荡,嗡嗡作响。”

如果说,一场恋爱里,总是以得失来衡量价值的多少,那么?我想反问你一句?你有爱过吗?

我想真正的爱情是,在已逝过后,回忆起来,仍能不计代价。不会声声埋怨,只会低声吟唱着“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