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读书,读书有什么用?
讯息发达了声音嘈杂了,走着坐着卧着都在刷手机了,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有同学说:我喜欢爱读书的人,可自己就是读不下来……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也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虽然答案随时在变在丰富,但有些点是很确定的:
1.你的精神世界因为读书而富足了,你生命的宽度厚度悄然增长了。
精神有时远比物质还要重要,否则为何会食不甘味,茶饭不思?尤其之于现在无忧温饱的时代,仓廪实而知礼节,精气神儿才是一个人的主心骨,而这“神儿”自然来源于文化知识。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杨绛说:“读书可以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读书无用论也曾小有风行。我却一直觉得知识的魅力就在于你越接近它就越热爱它,就越觉出自己的渺小,无知者才无畏,而读书无疑是获得知识的佳径,大文豪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况我辈哉?
2.让有趣的灵魂滋润你的皮囊则会享受孤独而不寂寞。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从小对书有特殊的情结,见到书就会无端欢喜甚至兴奋得都想据为己有……现在的书店越来越多样化人性化越来越附加值多多,逛书店都成了一种享受,一杯咖啡可以舒适地坐一下午读你喜欢的书是我眼里的美好……
时至中年读书无数,都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你的气质里,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有何收获有何不同,也不想去量化,但坚信凡事经过必有所获,必有痕迹留下来,为什么你能把成语典故用得如若己出恰到好处,为什么你坐知天下事、为什么你会宽容,为什么你说话充满了已无痕迹却是骨子里散发着的文化气息,书已经化有形为无形融化在了你的血液里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
你的精神与肉体同时在成长成熟,你的躯壳慢慢老去,你的灵魂却日渐有趣,万里挑一,这自然功在你读过的书,它让你博学多才、知书达理,让你的精神得到滋养、润泽和宽慰,让你享受孤独却不寂寞,润你细无声,你读了书,书对你做了功……
3.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悦己愉人。
读书,是和自己独处的最佳方式。
有人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里,你可以逃离世俗的桎梏。在这里,你可以不必理会让你感到为难和无奈的人与事。在这里,你可以活得更洒脱、澄澈和明亮。
的确,因为有书,你可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你可以屏蔽你不想的汲取你想要的,精神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一点只有读书可以做到,因为你见识多了自然知道想要什么知道怎样取舍何为对错,成为社会人久了你发现有时你与周边格格不入,要改变吗?如果确定不是自己的问题,结论当然是不,没必要求同没必要取悦他人丢失了自己,即便四面楚歌你还有书,没有谁能陪你走向死亡,你最忠实的伴侣也还是书……
我喜欢读书,不敢想象手边没书会是什么景象,在我的视野里随处是书才是我想要的奢侈,书之于我更像是窗外的阳光,可少食不可无光矣!这道光可以更好地成就自我发展自我,滤去浮华,藏美好于你的灵魂里悦己愉人……
读书让我热爱生活,让我在爱中前行,让我内心繁华而平静,喜欢知乎上对于读书意义的一个十分贴切绝妙的答案: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
愿所有人都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