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内审工作中,遇到的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审计工作的重点。刚开始,我也会有疑惑,随着工作深入,慢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方式和理解。
我们做年度审计计划,可能会存在一些常规的审计事项,比如对某个分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如果是外部审计例如年报审计等,大多就是按照风险导向审计原则对会计科目以及业务循环进行审计,会做一些测试等。但是,内审有所不同,我们不需要每个事项都进行审计,甚至在某些公司,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关注有无违规情况。所以这时候不需要关注风险较小的部分。
比如,我需要审计公司当年业绩情况,我可能重点关注的就是业务人员业绩增长的内容,例如:是否增长?增长/下降原因?是否合理?等等情况。
又比如,审计回款情况,重点关注的内容可能就是:回款比例?回款时间?逾期率?坏账率?等等。
所以,我们在进行审计之前,一定要按照计划,去判断审计的重点。而这个判断,主要依靠的就是相关的数据。下面我将举例说明,内审如何进行重点数据分析。
一、销售数据分析
案列:2019-2021年销售金额
在这张图中,我们明显看出2019-2021年总体销售呈现增长趋势。同时也能够看出,销售是存在淡旺季的。
此时,我们应当提出的问题包括:
1、销售额增长原因?市场整体上升还是只有公司增长?不同的原因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比如,如果是市场原因,需要考虑市场整体增长率。众所周知,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比较差,如果该公司出现这样的趋势,除了考虑增长外,还需要考虑是否有数据造价的可能性。
2、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每年的销售不同月份是有波动的,比如9月是全年销售的最低的月份,而12月份最高。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关注波动原因,以及12月份最高的原因。这里提供一些思路,例如公司产品主要12月进行促销活动,这个很好理解,尤其是一些大企业上市公司,年前促销活动相当于收官之战,能够有效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又比如,12月临近春节,所以会有较多经销商囤货。我曾经做过母婴行业,像是奶粉等,在一些小县城通常会囤到足够到元宵节的货物。因为春节期间,物流会受到影响。
3、对于这样的数据,我们还可以按照产品类型、业务单元、业务地区等进行分类,通常能够发现更多的内容。我在实际数据分析的时候,见过很多的公司,主要业绩就靠某一业务组完成,所以会导致整体数据光鲜亮丽,实际拆看惨不忍睹的现象。如果是看业务地区,也会有所发现,比如有些公司在省会做得很好,在其他地级市可能已经被对手打得节节败退,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
4、假如我把数据换成下面情况,或许我们还有一些新角度:
比如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到2021年淡旺季波动相比之前两年有所降低,且年度的销售额整体仍然是增长的,这时候可以考虑的角度更多。比如:是否存在主要人员调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的销售业绩变动规律发生变化和管理人员风格存在较大关系;考虑是否市场整体变化;考虑是否公司政策调整,例如绩效考核方式变化、营销策略变化等。
二、回款数据分析
回款通常与销售情况分不开,业绩越好的企业,回款通常越好。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回款额=销售收入*回款率。
考虑回款的分析时,一定要把握这个最基本的公式。当我们发现回款金额变化时,也就是从销售收入和回款率两个方面入手。
如果销售收入变动,则参照上文提出的销售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如果回款率降低,通常考虑业务小组回款率、产品回款率、客户回款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异常业务小组、异常产品、异常客户。
回款还需要考虑时间。有些行业,属于高周转率的行业的,例如批发行业,快速销售快速回款,而有些行业周转率比较低,比如施工行业。我曾经在一家建材行业做内部审计,当时我们很多项目回款时间都在一年以上,而当我换到流通企业后,他们的回款时间通常在三个月,即使部分有账期,时间也在六个月之内。因此,回款时间在不同行业差距比较大。当我们做数据分析时,一定要关注公司较长时间没有回款的项目、客户。对于内审之类的岗位,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地方。
笔者曾经就碰到过这种事情。那时2021年,我去分公司审计。有家客户一年三年没有回款,我司也没有业务人员跟进。我与对方沟通,对方表示会付款,但是他们在和甲方诉讼,回款时间不确定。经过半年的跟进,终于在2022年5月,对方付款。
三、员工情况分析
分析员工情况,也是帮助审计人员了解风险的重要途径。
从公司内部能获取到的员工信息通常包括:员工出生日期(一般公司可以从员工编号判断)、员工家庭住址、社会关系、职务。这些信息有助于审计人员判断员工的收入情况、消费习惯等信息。
例如,业务员相对业务经理来说,收入通常是更低的,假如一个业务人员的家庭并不富裕,那他的销售水平通常不会超过业务经理,当我们发现异常时,可以基于常识做一些合理的推断。
笔者曾经发现分公司业务人员沉迷网络直播,且经常大手笔打赏女主播。更因此挪用公司货款、虚报费用。根据事后统计,该员工一年半时间里,仅用于打赏的金额就达到17万元。
又比如,假设我们知道员工的亲属,那我们可以去相应的网站进行查找,比如天眼查等。
如果按姓名查找,可能同名人员比较多,需要我们对查找出来的结果进行再判断。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话号码进行查找,如果是这种方式,准确度就相当高。当我们发现员工或其亲属名下有与公司经营范围类似的公司时,即可以锁定该员工。当然,此类操作通常发生于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
本次对内部审计数据分析简单说明,是提供一些审计思路。对于具体的审计案例,如果有疑问的,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