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的,最扎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上个礼拜,朋友圈里一个写手和洗他稿的人隔空对骂:祝你永远千字十元。
我听了这话,心想:真狠呐,千字十元,不吃不喝写上一个月,才能赚多少钱?
我认识一个作者,在小网站写文,日更一万,月入两千。一年下来,头发只剩从前的一半,头绳以前绕三圈,现在得五圈了……
爆着自己的肝,拼命为爱发电,这就是底层写手的心酸。
“我又掉了一把头发”
“大学生兼职做写手月入X万元”、“网文作者排行榜出炉,90后月入百万。”
这样的标题,是不是曾经也令你热血沸腾,以为梦想触手可及,只要码码字就能走向人生巅峰?
但实际上,作为收入不稳定的自由职业,写作,似乎早已失去了曾经的光环。
在别人眼里,写手有小资的生活,简单的人际关系,每天养猫逗狗,拿出一个小时写写文章,月入X万,还有粉丝追捧。
但是,只有圈内人明白,写作已经成为一门新型高危职业。
马伯庸转发过一条微博,说作家的工作时间是“007”,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剧情,哪怕看电影看书也会想这些梗换成小说要怎么写,下意识找灵感,精神没有彻底放松休息的时候。
其实写手也是如此。
不规律的作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没有社交,经常熬夜,这其实是大多数还奋斗在写作一线的写手的真实写照。
网友经常发问:“我真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怎么活下来的?
每一个挣扎在底层的小写手,都在赌,拿本就不太茂盛的头发赌,拿身体健康赌,拿所剩无几的梦想赌。
仰头是星空,低头是深渊,写手圈像一个大型彩票站,不知道哪天,谁突然中了大奖,不知道是谁,为了理想,倾家荡产。
"成年人在夜里崩溃,可写手不敢轻易崩溃”
前段时间,特别流行写“成年人的崩溃”。
“我家因为正在封阳台,满屋飙水,马桶还堵了……”上海90后女作家张晓晗,被称为“因为马桶堵了而崩溃的女作家”,成了各大平台为“成年人的崩溃”树立的典型之一。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以写作为生的人来说,她已经算得上是很成功的一类人,有高收入,大房子,不必为生计或者点击量愁得睡不着觉。
但她还是没能和焦虑say拜拜。
高阶写手都已经如此,底层写手的路,只会更难走。
一个小说平台的签约写手说:“我每天发完文,都要一直刷新,直到看到阅读量变成了1,才敢关电脑。”
这还算好的。
其实,作为一个底层写手,我的文章的第一个阅读,绝大多数都是我自己点的。
底层写手的生活很荒诞,
有一个收我稿子的平台,还没把稿子发出来,就倒闭了。
还有一个平台,我和号主聊了一会,她说她卫生纸只买特价的,洗衣液用完好久了还没买,昨天为了省外卖配送费,走了两公里去店里拿一盒炒饭,走到家里,累得不想吃饭。
她比我还惨,惨得独特,惨得出奇,惨得我连稿费都不忍心收,又给她退回去了。
底层写手圈里,大家很少谈自己有多焦虑,因为大家都挺焦虑的。
写手的大脑,像一个时刻高速自转的小星球,碰见不开心的事,全当是太空垃圾,就算一不小心被琐事引爆了生活,也得灭灭火,继续向前。
“底层写手,不是不会出头”
有一个编辑吐槽:现在很多尾部作者,打着梦想的旗号,日复一日写着烂文。
可是,这难道不是因为那些底层的优质写手,已经靠着摸爬滚打,从一开始的掉队,到后来走到了队伍里,现在又走到了队伍中间吗?
底层写手的底,没有尽头。
他们中有人写着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苦于暂时无人欣赏。
也有人忙于写千字五元,十元的小学生文案,在低要求的收稿贴下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抢着做一个毫无感情的码字机器。
后者这样的写手,密度太大,可能要永远沉底。
起点白金级作家林海听涛,原创竞技小说第一人,曾经向大家分享自己当年拼命写文的经历。
“我记得当年我老婆怀孕的时候,我非常拼命,一年写了四百六十万字……老婆去产检,我开车把她送到医院,她妈妈陪着她去医院,我就在医院漆黑的地下停车场里,坐在车上码字,为了省油,夏天不开空调,热成了狗。”
“飞机场,咖啡馆,火车上,餐厅,亲戚家……走到哪,写到哪,最拼的时候,连上厕所都端着板凳架着笔记本电脑,边蹲坑,边码字。”
内容时代,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趣的灵魂,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总会有光,在你苦苦坚持的道路上突然探出头来。
之后,这条路会越走越亮。
不知道哪一天,突然有一篇文章,一刷新,就有了成百上千个阅读。
虽然这一刻的到来,需要提前熬过许多个孤独心酸的时刻,经历无数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但当梦想开始朝你走来,你会觉得,之前有多难,都很值得。
你向光奔去,光,也在寻找你。
底层写手,迟早会站在有光的地方,继续前进。
再回头,愿你不会忘记那个,在黑暗里尝尽苦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