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产生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相分离的需要,即“评聘分离”,职称的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聘任的岗位称之为“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务;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则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标识,简称职称。
职称是教师不得不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几乎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有的人说职称已经成为压倒教师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的人说人们对于教师的期盼太重了,难以让教师负重前行。到底是什么让职称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应该是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职称决定了什么?
机遇在左,发展在右
虽然职称的含金量与教师本身的工作并无本质上的联系,即便是在大学里教授与讲师的讲课的水平,又能差的了多少呢?大家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站在讲台上面多年的人,讲课的水平差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在写论文、做科研上面存在一些差距。
现在很多老师由于职称太难评了,每年又有限制,所以很多人干脆就不参评职称了,直接以上课为主。在这样的心态指引下,实际上高校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引导老师注重课堂,回归课堂,搞好教学的相关的政策。
有些高校已经在对一些只注重于上课,但是没有相关科研工作的老师已经放开了绿灯,就是在职称评审的时候单列了教师型的职称计划,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和进步。
但是,反观中小学校可能就没那么简单。发论文、做科研、搞课题,做一些与教师本职工作,可能关联性不是很强的一些任务。在此情况下,很多教师就不得不分散的精力去为了职称评审而努力,那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能够去搞好教学,带学生上好课呢?
众所周知,评上职称之后就可以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职级待遇,相比于较低职称,拥有高职称的老师,他们在获得经济收入各方面待遇的时候要显著的高于没有职称或者职称比较低的老师。
在此情况下,就不得不迫使大家去为了职称而绞尽脑汁。对于中小学校而言,甚至包括一些地方性大学老师,工资其实并不高,比同级别、同一个时期参加工作的公务员至少要低1~2个档次。
在这种拥有职称,就拥有待遇的这种指挥棒的指挥体系下,那大家只能是为了这个职称去努力了,这是不得不做的。除非你本身家境比较殷实,去当老师去工作,只是为了有一个同事的自我慰藉,那像这种情况之下的话,那你就可能不需要为职称的问题进行努力,否则的话在其他情况下都必须要为职称和奋斗。
真才实学 人情世故
现在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大学,拥有了相应的职称,那就意味着你就具有相应的各种项目的评选的资格。在大学里面,申报各种人才项目还有科研课题等,有很多时候都必须要求是教授、副教授的职称,你才可以申报。
如果你没有这个职称的话,那你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说这也很多老师不得不去申报职称,而且为了职称申报费尽心思。因为在很多时候,项目评选包括一些课题的申报,职称就是一个基本的门槛条件,无论你的这个课题写得怎么样,只要你具备了这个职称,大家都认为你有了这个能力,那相应的你就可能可以申报成功。
拥有职称以后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会有更多的人或者项目主动找上门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无论是从事经商活动还是各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商业活动,牌子、面子是十分重要的,头衔也是十分关键的。在这种背景下,当你具备了这些头衔之后,各种资源就接踵而来了。
国家对于教师的兼职是管理比较严格的,但是你如果是在大学里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的话,是鼓励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以后,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个人兼职活动。一方面这可以促进教学工作,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弥补教师待遇不足的问题。
在很多时候,你如果没有这个头衔,别人可能不会认可你,就像我们经常所提到的,你离开了这个单位之后,也许你什么也不是,只有拥有这个单位作为依靠,你才能够不断的取得进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职称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一个待遇提升的指挥棒,也是职务晋升的基本要求,还是获取各种资源的基本条件。
总的来看,在当前教师职称制度没有改革之前,当下的这种指挥棒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河南焦作姚老师的这个事件,我想也会给教育行业,尤其是中小学评定职称的相关的工作带来一些冲击,会有一些触动和提升。
其实对于教师评定职称的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有很大争议的。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忙忙碌碌教书育人一辈子,但是却没有什么证书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自然这些教师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参与职称评定,薪资待遇也会无法得到上升,这对于老教师、一线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遗憾,自己忙碌一辈子却没有什么收获。
那么,现在已经有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提出来要将教龄与教师职称评定相挂钩,比如说15年即可评定中级教师,30年即可评定高级教师等等。
这些措施也都在逐步地完善当中,毕竟现在教师的薪资待遇并不是高,想要留住优秀教师,不让那些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教师“受伤”,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优思学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措施出台,不至于让这些努力学术育人的教师没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