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2月9日
标题:量变到质变,终会破茧成蝶
字数:
1.写的不好,因为懂得太少
也许是因为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小小的写作梦,而且也想通过写作变现,9月份加入了一个写作变现群,老师分享了十节写共读稿和拆书稿的方法技巧,很快月底就有人开始过稿了,各种羡慕,内心也愈发的焦虑。
今天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没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因为懂得太少,害怕下笔,于是找各种理由逃避去写,还给自己内心安慰:最近太忙了,实在抽不开身。
一篇优质的文章,必然囊括了基本人性:真善美、丑与恶、贪婪、自私等部分特点,而如果我自己,都不能完全定义这些特点的边界,又如何能够写出一篇引起大众共鸣的好文章。
接下来一周看三本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本杰明·富兰克林传》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2.写的很好,源于刻意练习
著名作家余华,在《朗读者》上讲述自己“弃医从文”之路时说,那时候他没有半点写作基础,为了进当地文化馆,于是读《人名文学》研究写作方法,什么时候该用引号、逗号、句号,研究完之后就动手写小说,退稿那都是家常便饭,直到一年后第一本小说出版,开启了专业写作之路。
逻辑思维60秒和《得到》,关注也有两年的时间了,只是从来都没有仔细琢磨过:作者的角度我为什么没想到、同样的问题能不能赋予新解、有用的知识点我该怎么运用到我的工作生活中去……
我很庆幸,生活在当今知识如此容易习得的时代,我很惭愧自己一直以来被消息裹挟着前进。
从今天开始:
研究逻辑思维60秒语音的特色,并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读完一本书后,分为一分钟、三分钟、十分钟三种方式,去讲解书籍的内容,并语音记录。
正如猫叔所说:不管基础如何,不要偷懒,一定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但不要着急,最好的都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