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他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蔡崇达
翻开《皮囊》的第一页,刘德华为他作序——“读到崇达果然文如其人的真挚,坦荡荡的自然自白成长经历,没有掩饰凡人难免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所以很真。”
这部作品像一部小说,每个故事的主角是他的配角,时间把这些故事连成线,让蔡崇达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树立起来;但它又像是一部散文集,抒发自由,传达理想,在写作中书写看到的风景,其实也是在解剖自己,将每一寸肌肤都放大到显微镜下,做仔细深入的研究。
书中的每一个少年,都是每一个青葱岁月里少年的影子。他们幻想过纸醉金迷的都市光景,渴望踏入时尚潮流的前列地段,他们轻狂年少,企图征服世界,但最后都落入现实的大网。每一副看似桀骜不驯的皮囊下面,其实是一个又一个欲所不能的可笑的灵魂。渴望来北京的天才文展,最后没能如愿以偿;狂热的“音乐家”厚朴,梦想未完便抱憾而终;曾经无话不谈的亲密伙伴阿小,也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做了渔夫。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灵魂吧。”
李敬泽说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少年”,但我更觉得他是穿行于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有心人。作者用几乎用每个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每个故事,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叙述每个人物的经历,随着人物的成长,作者在“看”别人的同时也在“看自己”。对于蔡崇达来说,纷繁复杂的环境,给了他更多创作的可能,越是在泥沙里翻滚,才越有可能怀有珍珠。
对于生活的航向,掌舵的还是眼前的自己。
他从泉州的一个小镇走出来,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事业当中,新闻报刊,文学评论,前前后后二十多万字。其中令我感动的是,他觉得自己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是为了工作赚钱,想倾尽自己所有的力量挽救患偏瘫的父亲,给他最好的医治条件,于是整日整日在外面跑记着、做采访,后来父亲还是走了,而这时的他已经写作很多年了,才明白,那时父亲需要的是一种陪伴和疼爱。在那种诚惶诚恐的境遇里,每一个抬头只能看见天花板的人,心里装着的应该是无限的天真和期待,而一个动也不能动的躯壳,又该怀着什么样的期许呢?当那些出现在作者生命中很重要的朋友伙伴一一挥手告别的时候,他才蓦然发现,“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的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这一路,你会遇见不同的风景。有人注定与你相知相遇,就有人注定与你形同陌路。把那些与命运相交的人保留下来,都是对自己、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我们既是别人生活里的配角,也是自己生命里的主角,每一段路都是全部风景里必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别人也构成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