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淮阳交通
那时候我上小学,在城里的实小,每天上学是妈妈骑着电动车送我,放学基本上都是自己打公交车回家。那个时候坏样的交通好像没有这么拥挤,更没有现在随处可见的小三轮。基本上就是公交车跟极具特色的“上车一元”为主,给我的感觉是极为的方便。每天上学放学只要一块钱(公交车对小学生收半价,就是五毛钱)。而且基本上不会有坐不上车的情况,甚至经常都是在“挤公交”。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公交站牌,公交跟上车一元都是随叫随停。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便宜很方便,基本上只要不出这个小县城都能通过这种公共交通来解决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公交车没了。也可能这期间我对交通不是太了解,因为在上中学,住在学校不怎么天天跑。但是给我的印象就是。。。公交车一直处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而一直印象深刻的“上车一元”也逐渐消失了。逐渐多起来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小三轮。这段时间出行的需求不大,所以对交通也不太敏感,但是还是知道淮阳的交通已经开始变差了。
淮阳交通变化对于我的影响
艺考的时候经常到处跑,到各个城市来回奔波穿梭,这个时候回到家,才意识到淮阳的交通已经特别low了,出行极其的不方便。基本上看不到公交车的身影,出租车的确是漫天要价,计程器基本上就是个摆设。直接到哪里多少钱,爱坐不坐。态度普遍都很恶劣。所以,在没有公交车,出租车令人生厌的环境下,小三轮可能就是我出门的第一选择。对比来看就感觉淮阳这个小县城特别的不方便,在大城市里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市民出行很方便,交通规则明确,秩序井然。反观淮阳,在很久以前公共交通就很发达了,但是现在却逐渐没有了,之前的便利交通一去不复返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生活越过越好,但淮阳的交通却是在一步步倒退。
之前也在论坛上看到一些帖子,出租车司机们在抱怨赚不到钱,三轮车跟他们抢生意,公交车们在抱怨物价飞涨但搭公交车的钱却不让涨。赚的钱还不够油钱。似乎问题都怪罪到了三轮车的头上,但是三轮车也有喊冤的地方。这似乎成了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了。但是三轮车似乎又非常的有市场需求。
说说我对小三轮的看法吧!我发现这几年不仅仅是家里,就是现在我所处的四川绵阳,也有小三轮的存在。但是在这儿小三轮可以和公共交通和谐共存,互不干扰。原因在于每座城市的情况不同。绵阳的这套系统未必适合淮阳这种小城市。别的城市也都有小三轮,毕竟有这种市场需求存在。所以,就看到一些城市对小三轮进行规范化管理,集中登记注册编号上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反对声音,比如,一般运营三轮车的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甚至残疾的人员,普遍交通法律意识不高,所以就很容易看到许多三轮车行驶的过程中完全不按照交通法规来,抢占人行道,横冲直撞,甚至逆行都时有发生。所以就会造成一些交通安全隐患,这一点相信坐过小三轮的童鞋都有些体会,反正我是经常提心吊胆的坐着。。。
我所希望看到的家乡的交通
由于淮阳并不是什么大城市,所以对于公共交通的发展并不需要太大规模的去建造,我的建议,主城区的热点线路有个两三条就足够了,但是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质量一定要上的去,否则当居民乘坐一两次发现服务差而且不安时间定点发车的话就会对淮阳的公交系统再次失去信心。然后剩下的就主推两种出行方式。三轮跟计程车。这两项也是一定要规范起来,三轮车全部上牌统一管理,并且对交通规则什么的进行严格控制与检查,我觉得把数量控制在一定的区间里面然后再规范起来,还是能够解决大部分对三轮车的抱怨什么的,在一个就是计程车,就一点,打表!打表!打表!不然计程车就是自己作死。
公交系统稳定运行,三轮与计程车一个低端一个高端相辅相成。就酱~
最后,希望家乡的交通状况早日好起来,恢复到原来的繁荣状态,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我美丽的大淮阳,我美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