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开始读尹建莉老师的书,觉得她写的很真实,研究孩子也比较深。我边读边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我的孩子写一写,希望和我一样有育儿困惑的朋友们也可以共勉。
我的孩子极具有破坏性,我用的每一个东西她都有兴趣,或者说我非常隐蔽的好的东西都逃不出她的慧眼,却唯独她自己的东西找不着。我的摸脸油,她能把它涂的到处都是,甚至把我面霜的那个薄薄的纸片都扔了,或者是把我的润肤水倒完然后在装模作样的给我放回原处;我打胰岛素用的诺和笔,她当做了玩具,把我的笔芯里的药汁喷洒完,(要知道一根笔芯80多元)然后把我的针头给折断,问起她来,她说不是她干的;厕所里的纸篓拿出去晾了晾,她着急上厕所,就把纸丢在了马桶里,导致堵塞,问起她来,她坚决不承认是她做的。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我曾经很苦恼,大声责怪她,抱怨她,甚至打她。但效果似乎不太明显,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陪她的日子。
今天看了尹老师的文章,豁然开朗。她说: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可以生活的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别社会,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那么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能用猜疑的眼光打量孩子,应该信任孩子。这让我想起孩子在读幼儿园的一件事。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那段时间孩子忽然有了不良嗜好,爱偷钱,因为我的钱包始终没有隐藏,总在她能看到的地方,而且钱的数目我也不太清楚。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我的包包边上有跌落的纸币。我才觉得可能孩子动了手脚了。记得那时我生气,大声呵斥她,打了她的手,声泪俱下地告诉她这样的危害,我至今能记得孩子那惶恐的眼神。也许那时我如果能耐心一点,询问孩子,对她了解清楚,不要生硬地否定限制,或许会更好些。因为瘾是一种心病,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得这种病。
尹老师说:判断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有一道简单的检测题:当孩子不小心闯了祸,他的第一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难过呢还是急于看你的脸色,出现辩解的行为?
很明显,我的孩子就属于后一类。也许这与我每次在她闯完祸后处理的方法有关。我只看到了破坏的东西的价值,却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因为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中,他并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而我们成人总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
就像有一个前辈说:你家孩子太随便,要给她立规矩,否则会难成方圆。我听了也觉得有道理,暗暗下决心要给她立规矩。但是其实我没有遵循教育的规律,因为在孩子眼中,一切东西都是纯洁的,有趣的,而好坏只是我们大人判断的标准。道德和习惯的教育仅靠限制是不能实现的,靠的是榜样的力量,也就是言传身教。比如要让孩子能起早,我们家长就应该做到不睡懒觉,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如果我们要想让孩子好好读书,我们就应该远离手机,每天做出示范,那样她就自然而然会学你的样子。
所以我现在想,孩子本来都是优秀的,杰出的,只是由于我们成人的许多不良嗜好或者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让他偏离了轨道,长成了我们担心的模样,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