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的是什么呢?道的范畴很宽泛。我们说一切向上的,一切向善的,一切规律都是道。这里所讲的道是孔夫子的道,我们所学习的《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都是道。《论语》中的每句话所告诉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都是道。我们再讲回来,说从这个房间出去必须要经过门,所以我们生活当中是离不开道的。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通过《论语》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道。我们举个例子,“孟之反不伐”.说一个人有功的时候不要自我夸奖,如果自我夸奖会很招人讨厌。我们在生活当中就要遵守这个道,否则必然会引来很多的烦恼和麻烦。再比如冉求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夫子说,不是这样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说你这不是力不足,是你自己的思维固化。这也是我们生活当中该遵循的道。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论语》,不懂得这个道,在生活当中就会处处受限制,我们处处受自己思维和认知的禁锢,很多事情裹足不前,无法突破自己,不能更好地去做事情,这就是道。《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就在我们生活当中,片刻都不能离开的。又讲道不远人,道就在人群中间,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又告诉我们“道察乎于天地,造端乎夫妇”。往大了讲,天地运行都在道的规律当中;往小了讲又造端乎夫妇,平时的生活中处处皆是道,只是我们常用而不知。我们每天都在用道,但并不知道他就是道。
我们要想屹立于天地之间,要想更好的生活,怎么能不遵从道呢?其实修身就是遵道而行。我们说一个人道行深不深,有没有修为,是通过什么来判定的呢?就是看他对于圣贤文化的理解,对道的理解。看他遵行了多少道,又把多少道的规律应用在自己的身上,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运用的越好,遵行的越好,我们就说这个人有修为,这个人是懂得遵道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