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时间来到了2019年10月,高二。曾经计划的高中生活记录变成了一年一度。
升入高二一个月了,我的感觉却像是已经过了好久,也难怪,高一期末考试孩子考得很差,放假时,老师把没收了的她的小风扇还给她,孩子自嘲:老师是觉得我不可能再留到1班了,把电扇还给我的吧!拿着期末考试的试卷,我和孩子做了很多沟通和分析。
从学习态度上来说,不够认真,高一下学期,总觉得自己已经付出很多了(相比初中而言),周末不愿继续学习,每个周五晚上是固定的电影时间,周六上午是徒步时间,那段时间里,我们去了美术馆、科技馆、公园……敞开玩了一学期。
从学习方法来说,一些好的方法没有坚持,比如复习,比如重视课本,比如订正错题,因为短时间内没有看到效果,慢慢从懈怠到放弃。
我再次提醒她要戒除以成绩为导向的急功近利心态,而要以踏踏实实的心态学习,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然后又提出找老师来帮助恢复,因为假期里就要分班考试。孩子本来还想自己试一试,我认真地告诉她,这个分数说明学习内容、逻辑上有巨大漏洞,自己弥补,可能不到位,或即使弥补到位,也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当前的问题是,时间线已定,所以我们的任务是,不但要在时间线前完成任务,而且要多做练习。最终,孩子同意了我们的建议,我们也采纳了她的意见,只对数学和物理进行了补习。
这个暑假,第一次没有外出旅游,全力以赴对付功课,分班时,他如愿以偿地留在了1班,排名也不错,那种经过奋斗以后的成功极大地鼓励了她,反击老师的成功也让她有出了一口恶气的吐气扬眉之感,高二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进入高二后,学校出台新举措,每周日周考。周考,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孩子们集中到教室学习,效率比较高,孩子对成绩一如既往地不敏感,化学和生物成绩明显比数学和物理差,但她仍笃定地表示能hold住。你能hold住,我就能忍住,直到有一天自己提出,找老师来帮帮忙,我立刻联系老师,一番查漏补缺后,有所提高,当我建议趁热打铁时她又不同意了,觉得不需要那么高的频率。好吧,你是学习的主体,你说了算。
隔周,老师又出台了新政策,要求周六全天到教室自习,这样,在校学习时间比高一时大大增加。高一没有周五晚自习,周六、日全天在家,现在,按照老师的安排,只有周日上午在家。对于周五晚上在学校,孩子只感慨了一番,要跟高三肩并肩了,转而认同,在学校写作业也挺好的。对于周六到校,孩子就有些不乐意了,这将与她的安排发生冲突。毕竟周末了,或者出去溜达溜达,放松一下,或者需要补课,总之怨气冲天。说实话,我的觉悟也没那么高,也觉得把孩子的时间压榨的有点狠,达成一致后,我们向老师请了假,第一周平安无事,第二周又请假,老师有点不乐意了,开学后跟孩子们说,有课挪到周日,周六必须到校。周日!只有一上午!亏是我家的课少,而且灵活机动,上大课的怎么办?课外机构会听你的,把课都安排到周日?就算都安排到周日,一上午时间,能上的过来?就算能上的过来,有时间消化吸收?孩子除了表示该上的课还要上,才不做个无脑听话好宝宝,另外表示,不上课时,愿意去上自习。该承担的担子毕竟是一步一步地承担起来了。
如果说高一学到了自主,高二自主性更强,再过一年,就要走上完全独立学习的道路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校,高中,当然是以成绩论英雄了,作为家长来说,我的目的一贯而且明确:培养一个自立的人。关于自立,康德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孩子有理智和勇气做自己该做的事,认识到学习是她的事,是长期的事,是需要有愚公精神的事,在看不见希望的地方仍不懈努力,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话再说回来,成功哪能来的那么容易全面呢?,孩子的语文一直是严重拖后腿科目,而且不乐意在语文上下功夫,认为投入的时间和产出不成比例。在“的语文者的天下”论喧嚣尘上之际,这可真是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