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它的建立顺应了历史潮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和平和统一,迎来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又一个高峰。明朝的国力在当时来说处于世界的前列,当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思考大明帝国为何而亡,它是否与历史上其它帝国一样呢?了解明朝最后四十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国家走向末路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兴起的历史,更是一群人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
明朝最后的四十年,这个国家因党争致衰,因腐化致败,最终走向死胡同,尘封在了历史的潮流之中。
纵观整个明朝的政治,最不缺的就是冤死的臣子和专权的太监。前一类中诸如徐达,于谦,袁崇焕……而后一类人也有王振,刘瑾,魏忠贤,曹化淳之徒。虽说历朝历代都会有奸臣和忠臣,但像明朝这样忠奸不分的确少见。
尤在党争问题上最为突出,长达持续了五十年之久。一直到到明朝覆灭,党争的情况都还存在。总的来说,这五十多年来的党争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一是从万历中期到天启初年这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明朝的党争主要围绕着两党展开,这就是三党集团和东林党集团,这两个集团的争斗也正是拉开了明朝末期党派斗争的序幕;第二个阶段代表则是东林党和阉党。而这段时期的党争也是明朝末期党争最为激烈的时间。就拿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来说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持续到天启七年(1627年)也就是崇祯帝即位前,这前后二十三年,在这期间阉党得势,对东林党打压,魏忠贤在全国实行特务统治,使人民饱受苦难。同时两党的斗争也加剧了官僚集团内部的分化,矛盾更为突出,都寻找机会最大程度的打压对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末期,党派打压严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同时也意味着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被打破,本该拥有实权的皇帝而被架空。各大势力持续不断的争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倾轧和敌视,这对于明朝来说是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然而,跳出整个事件来看,党派之间的斗争只不过是他们为了争夺自我地位和权力。于是乎在明朝后期不断的党争之下明朝的政局颓势终至无法扭转。
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内部党派之间的相互斗争使得当时的政治极度腐败,可是总体来说最终还是表现在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大多官员都追求物质财富。这就是明朝末期朝政极度腐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的官员大部分都只有一个愿望,追寻更多的财富。拥有了共同目标的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继而拉帮结派重度剥削人民,所以阶级矛盾就更加激化了。而且明朝的官员大肆的中饱私囊,导致了国库空虚,国力也日渐衰弱。就拿崇祯末年,为筹集军费,王公大臣们都在朱由检面前哭穷,好凑歹凑也才凑了不过几万两,而颇具讽刺的是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时从皇亲贵族的家里抄出的金银珠宝少说得有千万,却都“捐给”了农民军。这些皇亲贵族他们利用自自己的身份疯狂敛财,同时也疯狂兼并土地,农民们没有了土地变得流离失所,而他们又制定高额的赋税使得城里的手工业者连基本的温饱都保持不了,无可奈何的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正可谓官逼民反。当时的农民起义纷繁,官员只是忙于争斗,无视民众之生死。当人民开始不断的揭竿起义,从众多地区开始就构成了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浪潮。在当时的起义军中最为的著名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而当时的明朝政府没有对这些起义军进行安抚而是坚决的进行了镇压行动。镇压反而使其越来越强,由此也可看出明朝官员办事效率如何。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覆灭。
明朝最后的四十年,关外女真的兴起,明朝却无力抗衡,终至大祸,大明社稷毁于一旦。
由于对清入关前女真族兴起的历史不太熟悉,所以在此想谈谈明朝的军事制度,我认为这是明末女真能兴起的重要原因。假设明朝军队一直能保持明初的战斗力,那么女真要想入主中原便十分困难。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明军之所以能对抗强大的蒙古军继而又成功消灭各路起义军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所设立的军事制度密切相关,明初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是明朝得以兴盛的根本。放在现在也是一样,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现,那么首先就该重视国防,只有有了自保的实力才有能力去获得发展。然而,时过境迁,到明朝末年时明朝军队的战斗力甚是低下,因此面对内忧外患确无能为力。明朝的军事制度跟不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明朝赖以存在的军事力量衰弱。明朝自朱元璋时起便确立了军户制这一世袭的兵役制度,就是一户人家一旦被编为军户,就要祖祖辈辈从军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明朝政府给军户分配一定的土地,而军户户则以是服兵役折抵税收以及其他的劳役。明朝初年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所以耕种者少,荒地很多。因此明初的军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现状。然而军户制的适应条件是有限的,是需要在社会存在大量的无主人的荒地为基础的。随着明朝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达官显贵越来越多,同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无主土地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军户制度赖以存在的可供分配的土地基础已经不存在了。明朝中期以后军人社会地位逐来渐降低,身份十分卑微。越来越多的军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他们又必须承主担沉重的兵役,受到社会的多重压迫。随着明朝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社会上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风气也在发生变化,人民逐渐不愿意从军,军人成为一种低贱的职业。而当时处罚罪犯特别是政治犯的方式,明朝大多都采取了发配充军的方式,这不但使得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低,使得明朝军队的总体素质降低,最终在明末对内平定各地农民起义和对外抵御满人入侵时遭到惨败。
众所周知,唐末五代以来的武人政权数不胜数。所以说,从宋朝乃至到了明朝依然对职业军人保持了很强的压制力。这在明朝的官职上来说就是表现在文官的过于强势,一般来说,明朝的武官大部分都是文官调用,明朝的军国大事的决定工作以及前线的人事任免工作往往就成了文官的职责。出于各种集团争斗的需求,这种极其重要的人事任免到了争斗的时候就成了儿戏一般。更有甚者,将文官派往前线指挥战斗,丝毫不懂军事的文官为了一己私利将整个战局毁坏,这对于明朝来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明朝很多武官的职业生涯都是由文官来决定的,很多时候武官常常都要为自己的生命担心,这是由于只要御史言官的一道奏章都可以为他们带来杀身之祸。明朝在这方面做的十分不到位,很多军国大事都出现了贻误的情况。军队人员的任用提拔也存在问题, 比如袁崇焕之死,崇祯如果足够信任他,那么袁崇焕这个能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又会怎样挽救明王朝呢,以至于后人有诗曰:“千里勤王蒙大难,世间何处觅袁公?”当然这只是后话,历史不容假设,已经发生的事情要去吸取经验显然明朝的统治者并未重视这一问题,而是让这种事件一直重演直至明亡。
明朝最后的四十年,天灾尚未平息,人祸又起,最终明朝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中寿终正寝。
在明朝从万历四十七年开始一直到崇祯的十三年的期间,明朝几乎年年都有自然灾害,全国范围的大面积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崇祯年间发生的旱灾,可以说是百年难遇,其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惊人,波及全国数十个省,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受灾,这对于当时的农产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使得当时很多地方都在闹饥荒,而这样持续多年的闹饥荒在历史上也十分罕见。由于陕西持续大旱,整个省份是民不聊生。从崇祯三年起就有旱灾的记载,野无青草,十室九空。于是有斗米千钱者,有采菜根、木叶充饥者,有夫鬻其妻,父弃其子者,有自缢空林,甘填沟壑者,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所以明朝末期的动乱是从陕西开始的。当人民生存不下去的时候,而明政府又忙于抵御关外的女真人,哪有精力去赈灾,人民只能揭竿起义了。以至于当时李自成也打着所谓“天降奇荒,所以资(李)自成也。”的旗号来起义。
明末连年大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粮食歉收导致粮价飞涨。陕西以前的米价每石不过几两银子,到灾后增加了好几倍。再加上明朝本已有专供御辽军费之用的“辽饷”,到天启年间又有关税、盐课的加派及杂项的增加,致使农民生活苦不堪言。甚至在灾情慘重的地区,政府已经派遣大臣前往赈灾,而州县官吏仍向民众征收杂税。吕维祺《请免河南粮疏》中描述了人民的悲惨境况:“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大多农户逃徙,逃徙之后土地荒废,官吏仍责令现存的民户代纳所欠。民众怕被荒田之税所累,索性连熟田也抛荒不耕了,纷纷逃离原户籍,外出求生,这些失地的农民成为流民,四处游荡,成了明政府稳定社会秩序的一大难题,由于政府未妥善安置,流民后来成为农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的大规模群发严重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可谓是“禾稼不登,人皆相食,或食草根树皮,饿死者十之九。兼以流贼纵横,土寇劫掠,百姓皆弃田土而去,榛芜遍野,其城堡乡村居民甚少,明之国势已如此矣。”可以说,是自然灾害也在无形之中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李自成等人正是顺势利用人民渴望生存的心理发动起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总之,明朝最后的四十年,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着这个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但是几百年后的我们再来看这段历史会发现历史上的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气数,说白了就是否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在每个王朝初立,统治者都会励精图治,顺时而为;而国泰民安之后,后继的统治者往往贪图安逸,不能顺时而变。正应了孟老夫子的那句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最后我还想说当一个王朝衰败的只剩下了躯壳,任何动静都可以使其覆灭,必然出现一个适应新时代的庞然大物。而历史也就是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向前发展!
历史专业在读学生,原创小文章双手献上,各位看客不喜勿喷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