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特地从市区赶至青浦的茶于.1946茶室,参加潘城老师的(隽永之美)新书首发仪式,第一次在茶室参加新书首发活动,感觉很新鲜。
《隽永之美》是一本关于茶艺术的美学书。说到茶艺,多数人马上会联想到表演泡茶,作者则介绍说,喝茶可分三个层次,底层叫茶族,品的是味道;中层为茶艺,赏的是艺术;顶层称茶道,追求的是精神境界。而中层的茶艺不仅仅是指表演泡茶,更是指与茶相关的茶文化与艺术,如:茶与书画,音乐,文学,建筑等等,美的事物茶说了算。
现场聆听作者对书中主要章节内容的诠释以及写作思路,书稿诞生的前后花絮,感觉很奇特,有一种面对面交流的快感。
由于作者潘城老师现在是旅日学者,在提问环节,我向老师请教:日本的茶道精神公认是:和敬清寂。那么中国茶道的精神应该用哪几个字来概括呢?老师说,日本茶道受佛教影响比较深,是“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形式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以不变应万变;而中国茶道是受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多一点,所以自古到今,虽然中国茶道的形式一直在变,比如从古时的煮茶到现在的茶艺,但万变不离其中的茶道精神主要体现在:“中”与“和”两个字上;我又问:日本茶道看上去相当的严肃与规矩,仪式感很强,我很好奇,当下的日本年轻人能接受吗?老师解释道:就当下年轻人而言,喜欢日本茶道的也是小众。老师建议我们有机会可以组织去日本,他会带领大家询访日本的茶道之路,相当期待,希望能快快成行。
第一参加茶室新书首发仪式,能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作者的写作本意,并能解答心中的疑惑,感觉非常的畅快。
会议最后,还举行了“游读会”(读书与旅游相结合)和“素调”(专门研发传统大缸酱料的企业)的茶于.1946授牌仪式。这真是新时代的“吃喝玩乐”一条龙呀。
潘城老师是80后,茶于.1946女主人徐老师是70后(青浦茶协负责人),当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以后要多参加年轻人的活动。
会上还有缘结识了上海茶协的高老师与就住家附近的颖姑娘,与爱茶人结缘,很开心。
有书,有茶,并能结缘同道爱茶人,相当的满足,不虚此行。
让我们相约一起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