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集旧文字,记于10年5月25日。当时的黄花溪尚未开发,还属于半自然状态。成为收费景点后又去过几次,没有第一次的感觉好】
上个周日,几个有着相同爱好的伙计,相约一起去了一趟青州杨集黄花溪。
去青州山里看看,蓄谋已久,杂务缠身,一直未能成行。上周四朋友电话相约,算计一下,还能脱身,便应了。
老家青州,朋友让我决定此行目的地。
老家青州,读大学前也一直未离开过青州,但家在青州北部平原,对山区情况一直不熟,这个任务对我来说,稍微有些艰巨。隐约记得,网上有驴友说过杨集黄花溪如何如何,便给庙子工作的高中同学去了个电话,打探消息。同学说,有这么个地儿,还行。
把消息通报给同行伙计,大家一致同意,就它。
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集合,七个人分乘两部车,直奔青州。
路还算好走。宝通街直行到青州,转青州南环继续西行;不用拐弯,径五里、莲花盆,过牛角岭;到庙子,路分为两条,一条路标临淄,一条临朐;转临朐方向,一会儿看到泰和山景区标牌,继续前行,到杨集。
其实去黄花溪不用到杨集,过泰和山景区后不远,看到过一块黄花溪酒店的小木牌,就是黄花溪的起点。一般不注意,我们也是略过跑到杨集,打听了后返回的。
所谓黄花溪,是近年驴友发现的一条山间天然沟壑,原先的名字没这么好听,无非就是东沟西沟之类。
把车停好,在纯朴山民的指点下开始穿行。看了一下时间,七点半不到。开始没感觉有什么奇特,越走越美,越走越兴奋,当然也越走越累。
七人共同感觉,黄花溪,出人意料的美,美得让人心颤。我们七人,都或多或少的去过一些名山大川,那些地方当然更美,但不一个感觉。黄龙九寨,大美,但在人碰人,人挤人的环境中,让人焦躁,挺累。黄花溪,论景色肯定和那些地方没法比,但安静恬淡,可以自由、随意、尽情地欣赏,能很快融入其中,曾经有过长住的闪念。
溪,应该是有水的。黄花溪,也应该是有水的。
黄花溪,也确实有水,只不过,小了些。这个季节,属于枯水期,黄花溪的水,很少,不连贯,还不能称之为溪。
从痕迹上看,黄花溪有水的时候,水不小。这点,从山民的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正常年份,六七八九月,水哗哗的。
少了水,黄花溪就成了黄花沟,满眼只是绵延的山和不尽的绿,姿色大减。
黄花溪的植被中有大量的黄栌,这个季节,黄栌花开正盛,到了秋季,满山红叶,肯定别有味道。
人,是自然的最大破坏者。走黄花溪挺险挺累,来的人不多。整个上午,遇上了三支登山的队伍,连我们在内,不过二十来人。即便如此,黄花溪已经很多到此一游的痕迹,经常会遇上一些矿泉水瓶、方便面袋之类的垃圾,甚至还有驴友生火做饭后的灰烬,很煞风景。
路遇的驴友告诉我们,顺黄花溪往上爬,最高处有个小山村,叫黄花坡。
原先没有爬上黄花坡的计划,只是想顺着黄花溪拍拍照片,就回返。无奈上山容易下山难,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原路返回明显力不从心。驴友鼓动我们,继续爬,来一回,不到山顶非好汉。我们思量,原路返回,有心无力;有村就有路,到山顶村里喝口水,歇歇脚也好。
咬咬牙,就有爬上了那个叫黄花坡的小村。
小村很安静,就遇上了些羊和鸡,还有位在村口卖煎饼的大嫂,一人来一瓶矿泉水,灌下去,舒服多了。
稍微休息一下,伙计们又逮住鸡呀、羊呀拍了一通。
伙计们休息闲聊,如果有家小店,逮只鸡,宰只羊,慢慢炖,再弄点香椿、槐花之类,一壶小酒慢慢抿,肯定神仙生活……。
问了一下卖煎饼的大嫂,说村里没有饭店,如果需要,可到她家去,给做点吃的。又问了一下我们停车的地方,离这里差不多30里,赶紧打消喝酒吃鸡的念头,下山要紧。
下山时,大家三步两回头,思量着在这里搞上几间草房,暑假住上十来天,想啥时睡就睡,想啥时起就起,多好。
从黄花坡往下,经过一段绕来绕去的盘山土路,很快又进入另一个小村,名曰水屿,比黄花坡大不了多少。
村里民居都是石头老房子,上面保存着当年的语录,宣示着年代与历史,都还坚固。
村口遇一位矍铄老者,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问我们干渴不,有开水。谢过,聊了几句。
老人告诉我们,村子里人不多了,原先有一百五十多口,现在剩下不到七十,都搬下面了,村里小学也停了。
穿村而过,确实没遇上几个人。除了村口的老者,和我们擦身而过的还有一个中年汉子,两个贩羊的外地商客,一个井边洗衣服的妇女,一个赶着一大群羊的老汉。
村口老者,说他今年八十有五,看样子也就七十出头;放羊的老汉明显年轻,估计也得七十多了。低头沉思间,他和他的羊已在半山腰,不知道怎么上去的。
继续前行,赶到停车地方,又是三个多小时。
一路上,在气喘吁吁中,我们很不吝啬的按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试着把黄花溪、黄花坡、水峪的景色风貌带回家中,慢慢品味。
下得山来,回想一下,黄花溪的山高路险,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些陡坡,非常难爬,有几个路段,相当险峻,都有些后怕。
途中遇过的驴友,登山包、登山杖、登山鞋、防刮衣,装备都相当专业;而我们这支队伍,就各自背着一个相对还算专业的摄影包,有几位还穿着松松垮垮的凉鞋,显然不太适合干这种事情。当山民看到我们中有人穿凉鞋时,也是惊叹不已:你就穿这鞋上来的,太危险了。
下山后,伙计们一致决定,下次再来时,衣服特别是鞋子要提高防护等级,补充体力的火腿肠、矿泉水之类的东西要或多或少的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