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世界第五大内流河,全长2137千米,狭义上的流域面积有19.8万平方千米,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主源为发源于喀喇空昆仑山的叶尔羌河,由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转向东行,在阿拉尔以上48公里处附近,接纳了北下的阿克苏河和南上的和田河后、始称塔里木河。1972年以前尾水可达若羌县城北的台特马湖、现在终点为铁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库,水源来自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等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混合补给,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小,但年内变化很大,夏季(6~8月)高度集中,主要支流有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
塔里木河全长2137千米,它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汇合而成,塔里木河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上游地区多为起伏不平的沙漠地带,来自于冰山的融水含沙量大,河水很不稳定,被称为“无缰的野马”。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最后流入台特马湖。
塔里木河自西向东绕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地处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北麓。
塔里木河流域的植被由山地和平原植被组成。山地植被具有强烈的旱化和荒漠化特征,中、低山带超旱生灌木,寒生灌木是最具代表性的旱化植被。其主要表现是植被种类贫乏,结构单纯,生长稀疏。横贯全流域广泛分布着胡杨、灰杨、沙枣、铃铛刺、红柳、盐穗木、白刺、苏枸杞、骆驼刺、罗布麻、甘草、芦苇、香蒲、拂子茅等。作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在流域构成一定面积群落的为胡杨林和柽柳灌丛,纯草类面积较小。植被的发育程度与分布、地形水系和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距河道越近,植物种类越丰富,生长也好,反之植物种类越单纯,生长也越差。在灌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生态条件的变化,自然植被特点也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