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我印象中最敬佩的一个老师就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马老。她教我的时候大概35岁吧,皮肤很黑,胖胖的,架着一副眼镜。总之,第一面的印象不算美好,对于我这样的颜控来说,这样其貌不扬的中青年妇女很难让我激起对文学的兴趣。可是后来的态度大转变让我有点懵,我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发自内心想把她当作女神来崇拜。
现在能记得起来的就是她洒脱不羁的个性,对于那时不善言辞又平凡的我来说,那样的性格真是太有吸引力力了。她敢在对爱情敏感无比的我们面前给我们看纯爱电影,我记得很清楚电影的名字是怦然心动。很青春很清流的爱情片,那时的心动和微甜现在都铭记着。与大多数对爱情这个词讳莫如深的老师相比,她常常以过来人的身份讲她的爱情,她的心得体会。可想而知,那时在我们心里她简直就是开明的代名词啊。到初三时,教学紧张,一切为中考让路。这时候如果谁被发现有点爱情状况,面临的就是学校和家长的双面打击。于是课间或是自习课,走廊里一定有人低着头等着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训话。马老对此不敢苟同,她依然在课上调侃某对小情侣但她从不坚决批评教育,只是像朋友一样奉劝一句,中考完有大把时光,不贪一时甜蜜。爱听就照做,不听也无所谓。
她从不避讳什么,嬉笑怒骂全都给我们看,而我们也可以跟她像朋友一样谈任何事,我觉得她并不喜欢用老师的威严压住我们,她对我们的要求仅仅是互相尊重。她会跟我们讲她的家庭,她“贤惠”又有趣的丈夫,常常饱受“家暴”的女儿,她某个有意思的学生。这些也给了我对家庭最初的想象:幽默细腻的爱人,闲得无聊打打嘴仗;可爱善良却粗心大意的女儿,恨铁不成钢骂完转头就忘掉。这样的小打小闹真的很生动,也很充实,比起那些浪漫主义的小资生活,这才是最踏实的,可以称为“日子”的家庭生活。
其实,闹归闹,在学习上她同样很严厉,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差不多,差不多就是差很多。所以,如果我有那么一丝丝的文学素养,大概全都得感谢她。这句话影响我很多,它教我的,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认真,更多的,我开始学会不敷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梦想。越长大越清楚,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在过,哪有什么差不多。
我是个对脏话很敏感的人,很烦别人在我面前出口成脏。以前我总觉得脏话是种很俗气的表达方式,但是后来开始明白,有时候它也可以是种很恰当的表达方式。所以当马老在讲课的时候调笑侃骂那些不仗义的人物时,我也默默在心里跟着一起骂一遍:他姥姥的!她对我来说真是一个神奇的人,总是在刷新着我对这世界的认知。我学会包容很多人,事,物。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当我遇上三观不合的人,一眼就能看透我们的未来,提前预设离别的方式。
我们联系很少,她也不怎么玩QQ了,只是偶尔会写几篇日志,那里有她的苦恼和惬意,有她的人生苦短,岁月悠悠,在我迷茫时那里也有我要的答案。也许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我也不是最突出最优秀的那一类好学生,她可能都不记得我是谁。
但是我总觉得,与其执着于未知的答案,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在我的人生之初就给了我正确的方向,让我顺利避开了那些错误;而我,永远会记得这样一位女神在我生命里留下过这样一笔。
这样,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