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在笑来老师写作的感召下、在3号做完分享后结识的一些网友建议下,决定每天写文推送,第一篇就是群内的分享稿,其后计算投入。
虽然当时对写作并无特别感觉,不过因为有笑来老师做背书,可见写作确实对成长极有帮助,所以从读书时间中抽出两个小时专门写作,预计每天1500字左右,到了今天,2017年1月11日,一日未曾间断,平均1500字,共计55万字,看着还行,每一篇都是思想成长的记录,文字本身还不算最大的收获,一路写下来,思想升级相较以往快了很多。
通过文字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扶共守,走的分外踏实,每一天都在感谢自己,并期待落笔之后的事态发展,要么条理思维,要么结识同道,不亦乐乎。
周年之际,专门挑了和一年前相同的时间开始写作,郑重感谢当时的自己:“你只管作出决定,绝不相负。”
在某一时刻许下心愿,然后全力求之,一段时间再回望,没什么比忠于当时许愿的那个自己更愉悦的事了。
公号首篇是重生之路。
2010年是健康财务双双一塌糊涂的终点,也是重新振作的起点,在写那篇近5000字长文的时候,心情也如现在一般温润、平和、欣慰,终究不负当时的知耻后勇。
再往回看,初三的时候因学习不佳夸下海口:“纵是差生,也可以有所成就,日后定要如郭靖一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当初年少不读书,思来想去跟我境遇相仿又成大事的可不就是郭大侠一人么,眨眼已过20年,根基已固,所作所思之事正是那灼灼豪言,只不过阳明先生是真实的,郭大侠是虚构的,想着当时负气而鼓大志的少年,可以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温言说道:“小子,你很不错”。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世之欣慰,莫过于此。
想想当时心愿,如果相距甚远,不知会不会痛心疾首,只为辜负少年的明亮?
什么叫做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我们经常说长大了、成熟了,可有多少人却被世俗所染,纠结于蝇营狗苟,钻营于人事微利,在利欲的路上越走越远,还振振有词的嘲笑最初的天真幼稚,丢弃了梦想,丢弃了精神信仰,如果晴朗的少年穿越时空看到熏染后的自己,会不会痛哭流涕?
祖师阳明先生少时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答曰:“成圣贤乃第一等事”,其时先生11岁,此后一生都在追寻大道,立德立功立言,临终一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先生想必是想起稚子“成圣贤”豪言,一心光明,不曾稍有相负,不须半点言语。
中华民族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绵延至今,总有无数先贤志士在困顿,艰辛,危难,折辱中前赴后继、名实俱美,支持他们的就是道统,自小立定的志向,就像种了一个信仰的种子,此后终其一生就是灌溉培育,呵护其成长为苍天大树,所以他们是那么说的,然后就是那么做的,孔孟仁义,立浩然之气,其后代代士大夫才可以仗节死义,撑起民族的脊梁,每一个先贤都是知行合一,用他们的一生温润着中华。
事业有大小,成长无止境,“此心光明”的人生就是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年少立志,莫要辜负,一年后、十年后、临终前,回想今日的模样,也可以淡淡的说“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