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拖延以及因为工作的没有规划性,让自己不断陷入焦虑的状况,为了走出来,也阅读了相关的书籍,并开始践行,现在感觉自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己有,所以打算分享一下。
之前的自己经常会因为拖延不作为,陷入一种焦虑的情绪,每次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后才临急抱佛脚。其实也是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智能不断处理紧急事情的恶性循环之中。
现在基本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记事本,安排今日的行程。自从自己开始规划工作之后,对生活有了自主权。不再会像之前一样,想起啥做啥,陷入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
要让工作有规划,首先要摆脱拖延。
拖延有分多种,也跟重视程度有关。但如果这件事情在心里面是重要的,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拖延,那么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害怕失败(害怕因为没做好而遭受大家的谴责或是嘲笑,不敢踏出第一步,从而导致了拖延。)
害怕成功-(害怕成功,害怕给予厚望,害怕因为失误而导致了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从而导致了拖延)
害怕被控制-(通过拖延,来表示自己并不想做这些事情)
我是比较典型的害怕被控制的人格,如果一件事情不是我想做的,例如比较枯燥的工作内容。那么我会很经常拖延,也会走神。
而且周末的时候也想有更多的个人时间,从而导致了拖延事情,选择放松。
拖延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转移注意力以及符合人性的行为。因为不想做,不喜欢做,便拖一拖,去干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就会得到短暂的满足。
但是长远而言,这种满足不但短暂,而且会造成焦虑,因为工作没做完,就要受责备以及进度赶不上。对于自己的成长无异就是挖坑给自己跳的行为。
而最终我选择跳出这个坑,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做工作,不但工作被认可,反而因为提前完成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珍惜生命,原理拖延....
而在规划方面,我则学习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及的一个工具。把行程划分为:
第一象限(紧急且重要)
第二象限(不紧急重要)
第三象限:(紧急不重要)
第四象限(不紧急不重要)
通过这4个象限安排一日的行程,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一生都需要判断,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在升学的时候,你要用这个标准去选择我专业。出来工作需要用这个标准去选择职业。人生就是要面临无数个选择。而选择自己的工作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个工具,让自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又再从中,选择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非紧急的,排在行程表里,一项一项完成,那么整个行程会更有规划性。
通过规划,让自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千万别被事情拖着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