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后,生不生孩子一般无需太多的考虑,除了丁克家族,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会拥有宝宝。
这个时候,谁带孩子成了重要的问题。但人们首要考虑的往往是谁有空就谁来带,而忽略了到底谁适合带孩子这个背后的问题。
我觉得,其实,妈妈带或者家里老人带,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定是谁带得好。
关键在于带孩子的人的特性。
小孩子一生下来,并非自带性格,但长大之后所显现出来的性格大多都是在小时候就已经成型了。所以,带孩子的人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习惯和性格。
先从我身边不同的妈妈带出不同的孩子说起。
我的妈妈,很温柔,很耐心,很勤劳。所以,在养大我弟弟的过程中,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给予全部的爱,随叫随到,随叫随应,给了弟弟足够的安全感。因为勤劳,让孩子享受到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弟弟也养成了爱干净的好习惯。但也是因为勤劳,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把本该属于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做了,小时候的吃饭、穿衣,长大了的选衣、购物,都是妈妈在帮着做,导致弟弟的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有些懒,在家里不喜欢做家务,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那是妈妈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的妈妈性格内向,不喜欢交际。这影响到我弟弟的性格也很内向,因为妈妈很少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所以弟弟大部分的时间宅在家里,甚至是有点怕生,不喜欢跟不熟悉的人说话和交往。同时,也因为这样,弟弟很少跟邻居的小朋友玩耍,更加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比如独自一人画画、看书等。
再说说我老公ocean先生。
婆婆的性格相比我妈妈,更为强硬一些,有主见,在对待孩子上甚至有些说一不二,态度鲜明。这样的环境下的孩子ocean先生,首先,因为妈妈的性格强势,所以她从小在妈妈的打压下长大,表面上的性格是非常听话,大概是因为从小不听话会挨揍的原因,对于妈妈的教育总是应声称“嗯,好的,行,知道了”。但同时,因为妈妈有主见,所以从更深层次来说,ocean先生也非常有主见,自主性很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事情很容易进入状态,不易受他人影响。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对于重要的人的想法,他会回应,会听,但对于关于自身的重要决策,他很少听取旁人的意见,以自己的决定为主。
另外,婆婆相比我妈妈而言,比较爱交际,但并不擅长做家务。
在婆婆的影响下,ocean先生的性格非常外向,喜欢交际,跟谁都能说上话。生活上则比较懒,不喜欢也不擅长做家务,对于“又脏又乱”的房间也毫不在意。
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弟弟和ocean先生都带着各自妈妈的烙印走过童年,走到现在。许多性格,如果没有外在极大的冲击,很有可能会是一辈子的性格。
其实,每一种性格无所谓好坏,或者对错。不过,人身上所有的性格叠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独特的人,也将决定他将做什么决定,未来将走向何处。
我们有时候常说的,这孩子像他爸,或者像他妈,或者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女必有其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02
除了带孩子的人,孩子所身处的家庭环境也对其有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经常吵架、相互谩骂甚至出手打人的家庭里,孩子肯定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甚至在小时候就对往后的婚姻没有太大的期待,因为孩子的潜意识在童年就已经植入了婚姻的不幸福感。
比如,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孩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相对会是比较爱读书有教养。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瑗,从小在爸妈爱读书的环境下,自主学习。
在《我们仨》一书中,有相关的描述,在钱瑗很小的时候,看到父母看书,就会去抢,于是钱杨二人为她置办了一只高凳,买了大书。她坐在高凳上,前面摊开一本大书,手里拿一支铅笔,学大人的模样,一面看书一面在书上乱画。
再比如,我和弟弟同是妈妈的孩子,但是在性格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认为跟我和弟弟在小的时候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改变有关系。
因而,家庭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是潜移默化的,孩子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能在大人说的话、做的事情上发现一些“原理”,然后去模仿去照做。
03
没有生孩子前,我和ocean先生总是讨论,未来要把宝宝培养成一个明星或艺术家。等到宝宝出生后,慢慢看着她从第一声哭到第一次笑、第一次爬,再到第一次独自站起来,我深深意识到,我连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笑都无法控制,又如何去决定她将成为一个什么人。
我们只能努力培养和影响孩子的性格,却无法也无需做去决定孩子成为一个什么人,更无权去擅自决定她未来的职业和规划等等。
每个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我们与自己的父母以及孩子,只是有缘成为至亲的人。我们珍惜缘分的同时,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
孩子最后会长成什么样的人,最终还是由他自己所决定的,要走过很多岁月,经历很多事情,价值观一次又一次地被调整,认知一次又一次地被颠覆,习惯也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作为妈妈,我尽可能地给予更多的爱和关心,让她长大后不需要因为小时候安全感的缺失而去找一个男人当男朋友或老公,而是因为真的爱才恋爱和结婚。让她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受巨大的挫折之后,仍然能够想到,还有家人在身后支持她,不用对全部的生活失去信心。
作为妈妈,我无法决定孩子的爱好,但我尽量在家里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让她感受到,书里面有更大的世界值得去发现。
作为家长,我尽可能的不去抹杀她的好奇心,让她带着所有的求知欲望,去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
让她用自己的手去轻抚狗狗身上的毛,学会善待身边的人以及一切的生命;让她用自己的嘴去尝遍酸甜苦辣,然后去发现自己最爱的食物和味道,让她从自己的判断中去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她用自己的脚从爬到走路,感受跌倒的疼痛,也感受再次爬起来的欣喜和成就感;让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枯黄的树叶从树上掉落下来,去感悟生命的终结与飘零。
作为妈妈,其实我所能做的很多,也很有限,因为我并不知道能够陪伴孩子多少年,但我知道,肯定不会是一辈子。
而有些路,注定是要孩子独自一个人走。
周国平在他的书中写到:也许在童年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相信在父母的环抱中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然后,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在这彼此相伴的日子里,我愿给我的孩子最多的爱,和尽我所能给予她最高质量的陪伴。
点击墨花关注我吧,90后新妈妈一枚。
喜欢的话关注、留言加转发哦。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