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24】随笔 ‖ “凉风”的背后……

【图文无涉】


盛夏清晨,热浪裹挟着每一寸空气。就算是早晨起来时,室内亦俨如密封的蒸笼一般。孩子摸索着遥控器意图打开空调,却被家中老人厉声阻止:“一大早开什么空调?太费电,也太费钱!”孩子嘟囔着反驳:“哪费钱了?一张红色的老人头,可以开好几天空调了。但如果热出病来进医院,一天就得花去好几张老人头。”——老人霎时哑然无语。

小小的争执,却映照出两代人观念里微妙的裂痕。老人曾经生活在物质匮乏年代里,早已将“节俭”的意识刻进了骨髓,每一度电都能化成珍贵的数字;孩子则能敏锐地以“一张老人头”与“几张老人头”的悬殊对比,算出了另一笔更合乎现代人生存的账目。孩子的计算看似简单,却是一种务实的生活智慧。用理性数字拨开眼前迷障,权衡出眼前小费与潜在大患之间的轻重之别

当然,这“计算”的背后所承载的深意尚需进一步揭示。空调的清凉并非纯粹的奢侈享受,而是维系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炎夏高温之下,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风险并非耸人听闻。医院里那一张张的病床上,每日消耗的何止“几张老人头”的事?如此高昂的代价,正像一面巨大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对生命健康进行预防性投资那难以估量的价值。当那张薄薄纸币在健康危机的天平上骤然失重时,我们才恍然明白,某些精打细算的节省,实则是对生命健康最危险的侵蚀

老人何以沉默?很显然,这沉默并非理屈词穷,而是凝结着时光里的深深烙印。在物质贫瘠的年代,他们不得不将每一分钱都掰成二半花,于是“节俭”便早已内化为一种心理本能,甚至成为抵御风险的精神铠甲。可当温饱已然无忧时,这种源自匮乏时期的“过度防御性节俭”,却可能如一道无形的枷锁。它会在无意间遮蔽了更值得珍视的生存本钱。健康,作为人类无可替代的财富,其价值本不该在吝惜电费中悄然滑落于指尖。

现代文明赐予我们空调,正如它赐予我们清洁饮水、安全食品一样。这些技术结晶绝非单纯的消费符号,而是人类智慧为生命尊严筑起的守护屏障。当热浪席卷而来时,科学使用空调,正是对生命最朴素也最庄重的敬畏。在温饱已不成问题的今天,“健康”,理应成为我们衡量一切取舍的坚固基石。健康如青山常在,方有创造财富的源头活水;倘若健康如枯叶凋零,纵有金山银海,亦不过是荒芜沙丘上孤独的幻影。

那盛夏清晨的短暂寂静,其实是一声唤醒的钟鸣。当孩子按动遥控器开关、当空调凉风如清泉流淌过闷热空间时,这小小举动的本身,已是现代人一种清醒宣言:在“生命尊严”与“物质代价”的天平上,那健康无价的砝码,终需稳稳落定

一张红色钞票在炎夏里轻若蝉翼,而生命的脉动却如泰山般凝重;当生命在盛夏里轻轻叹息,我们岂能用钞票堵住文明的毛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