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仓道)
我是在一九九五年开始练毛笔书法的,那时我三十六岁,至今二十四年了。
我与书法结缘,是因为当年我家出租两间门头房引起的。租房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省书协会的书法家,我称他张老师。
张老师租用我们房子,一间是书法间,另间悬字对外出售。
张老师的書法,或正楷;或行草。其正楷功底深厚,行草则漂亮俊逸。
我笫一次去那里,看到他聚精会神,有滋有味的書法情势,立刻感受到他的大自在,大享受。
我被震撼了。
上高中时,我曾经看过一本关于中华书法的小册子,那上面说,书法做为中华国粹;中华文化符号之一,蕴藏着儒释道境界的精神内含。
书法集境界信仰,艺术修养,品德情操于一身,是中国文化的自信之一。书法几千年一脉相传,渊源流长,还将一代又一代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从那时起我下了决心练书法。时间不长,我就买齐了笔墨纸砚,业余时间开练,并且随时去请教张老师,张老师也很认真地教我。
后來,我们那一片拆迁,成为小区楼房,我们家转换了楼一层的临街门头房,被一家公司办事处相中,做了他们对外的办公营业点。
幸好张老师有扩展书法事业的想法,于是他就租了文化市场.书画廊的一间大房子,事业发展的更大了。
我二十多年如一日書练書法,其中的坚持不懈和大自在,大愉快,真是一言难禁,也实难形容。我得到过很多奖项,三个书法头衔,在这里不列举了。
现在,我常对我的徒弟说的一句话就是坚持,因为容易做的事,不会有大成就。
至今,我还常去探望张老师。张老师已是八十岁高零,由他的儿子接手了他的事业,他的儿子也是省著名的书法家。
练毛笔書法,最难的是坚持入贴,这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出贴更要有举一反三的灵性。
那时,我几乎天天练字,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量。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妻子的支持,不妨说我的妻子就是我的第一铁杆粉丝!
后来,我用了四年时间,用毛笔小楷书画评《三国演义》,天天约三百字,画了插图近两千幅,其中点评字数超过了原著。
我完成書畫评《三国演义》后,被省各大电视台和一份报纸播报,一时被书法界称为奇人,因为有抄三国的,却没有带插图点评的。
我的情况被报道后,就引来了很多求字者,还有四位书画收藏家和出版社的手机联系,多少钱了,这么吧那么呗。我嫌麻烦,就让儿子同他们交涉,不料,儿子不答应出售,或者以拍卖、出书等形式,盘转我的《書畫评(三国演义)》,他说多少钱也不这样作,他要传下去。所以,这事就这样了,这是o6年的事。
随后,我的书法作品就走进了文化市场。到了我这岁数已经看淡名利了,只想玩个痛快,虽然个性释然,太较真,也只好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了。
人人都追求幸福感,那么,幸福是什么?我个人体会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
书法笔耕吾心,书者自静其志,常提一口气,自是练内功?
一生书法者,绝大部分寿令超过八十。如今我己六十岁,精气神仍然很足。我每天早上大步走五公里。今年查体,除了血糖偏高,一切正常。
现在,我正在書画评《紅樓夢》,力争六年完成。我还上了简书写作平台,已经发表了近二百篇小说,还在写长篇小说。
我很佩服《老人与海》上的一句铁言:
别看我老了,但我觉得,还有一把子劲呢!
是的,尽量作自己喜欢的事,凡事不強求,更不能违背自己的价值观,不作那欺心的事,应该不卑不亢得做人。
还是老话说得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