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碌碌无为的庸人们所处的卑俗现实;而“月亮”则高悬夜空,象征着无所畏惧的冒险家们所苦苦追寻的理想。二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

        作为一本自传体般的小说,它以画家保罗·高更的一生为原型,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探求六便士的庸人变为一个追寻月亮的画家。说起高更,或许很多人觉得耳生,但他却能和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而该书讲述的便是他那苦难而又传奇的一生,它同样告诉我们当我们决定放弃一切去遵从内心时,便注定要走一条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路,路上必然布满了荆棘和险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名证券经纪人的斯特里克兰德,是个家庭美满幸福,生活富裕的人,在他人眼中他是成功人士的象征。但在他结婚十七个年头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抛妻弃子,独自前往巴黎重头开始学绘画。众人不理解他为何那么做,妻子也只认为他有了外遇才会如此。

        而我,作为书中的第一视角,我觉得他是完全着了艺术的魔,在巴黎他生活潦倒,怀才不遇,不被人理解,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痛苦折磨。

        没有人认为他的画具有任何的价值,只有一位荷兰的画家施特略夫认为他就是天才,把他奉为自己的神。在生活上资助他,在他生病时照料他,对他的任何行为都毫无怨言,但他却在最后和施特略夫的妻子私通,并抛弃了他的妻子使其自杀。

      看到这里的我其实内心早已积满了怒火,我无法理解他的性格怪异、冷漠自私。就像我无法理解施特略夫对他的纵容一般,或许在寻觅月亮时他们都迷失了自我。

      后来他依旧穷困潦倒的活着,作为一名画家他不渴求别人理解他的画也不会央求别人买他的画,他的精神世界我无法窥探,他的灵魂我也无法感知。我至始至终都无法理解他,直到小说迎来了结尾。

      他为了躲避仇家远遁到了与世隔绝的塔西堤岛上,在那他与善良又勤奋的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住在离公路有八公里的木头房里,那无疑是个很美的地方。那里与世隔绝,仿佛世外桃源。用文中的话说,那是大海长天之美,它远离红尘独处一偶,顶上是蔚蓝澄澈的天空,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他在那忘我的创作。

      但好景不长,他得了麻风病,命不矣但他还是选择坚持创作。在生命得最后时刻,他追寻到了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画出了他对生命的全部理解,对世界的所有探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到这,我开始明白他这一生。他孤乖张,不被世人所接受,但他却也不亢不卑,不被世俗所困扰。

      他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在驱之不散的念头的驱使下,在时间 不在场的诱惑下,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艺术的至境。他正是在孤独中仿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当然,《月亮与六便士》究竟讲了什么,谁也说不清,但你无可阻挡的就是它所带给你的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9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