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光 读写行者
前言:
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文言虚词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虽然每次考试不外乎“之”、“而”、“以”等几个常见的,但是孩子们却记得艰难。原因在于这几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很多,例句又分散在整个初中甚至高中课本里,非常零碎。笔者不揣冒昧,试着分别为这几个虚词自拟一小段文言,囊括该虚词的所有用法。这样相对集中的文段,便于学生比较和记忆。试行之,效果非常明显。故与广大语文老师们分享之。
吾庐之(1)前,荷田十亩。每至叶嫩花初,皓月当空,余每之(2)荷径,徜徉久之(3)。
或问曰:“荷之(4)为凡物,何处无之(5)?然君甚爱之(6),何爱之(7)有?”
余曰:“吾爱莲之(8)出淤泥而不染……”
其人笑而止之(9)曰:“世人之(10)若濂溪者几人?君得之(11)矣!”
(1)的,结构助词。
(2)动词,到,往。
(3)凑足音节,无实意。
(4)(8)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5)(6)代词,代荷花。
(7)宾语前置的标志。
(9)代词,代余。
(10)定语后置的标志。
(11)代词。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1)白章。有小儿未之见也,遇之而(2)不惧。顾而(3)谓路人曰:“此何物也?若井绳而(4)已矣!诸君而(5)有意,吾逮而(6)杀之!”
蛇眈眈而(7)向,既而(8),欲噬之而(9)后快。而(10)小儿不以为意。路人悚然而(11)惊曰:“而(12)父安在?是何痴儿也!”
蛇昂其首而(13)吐其信,而(14)小儿终不惧。蛇竟掉首而(15)逸之。
(1)表并列。
(2)(10)(14)表转折。
(3)(6)(9)(15)表顺承。
(4)固定用法。“罢了”的意思。
(5)表假设。翻译成“如果”。
(7)(11)表修饰。
(8)固定用法,表时间,一会儿。
(12)通“尔”,你。
(13)表递进。
特别提醒:
1、当“而”字连接一个形容词和动词,妥妥的表示修饰。比如本文的“悚然而惊”。
2、当两个动作之间,用“而”字连接的时候,如果强调的是时间的承接性,则是表顺承。如果后一个动作与前一个动作是同时发生,基本上表示修饰。前者比如“登高而招”,后者比如“跂而望矣”。但是有时候确实比较难判断,比如本文中的“顾而谓路人曰”,是回过头然后说呢,还是一边回头一边说呢?好像都说得通。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表修饰和顺承都行。
忆曩昔,吾家贫。吾父善鱼以(1)罟。父以(2)腊月二十九赴冰面,以(3)凿破之,入罟以(4)待。翌日清晨,吾父唤余携筌以(5)从。吾谓险以(6)远,以(7)是不愿往。父叱曰:“懦夫!非艰难困苦,何以(8)玉汝以(9)成?”无奈而从之。是日也,路漫漫而修远兮,雪纷纷以(10)袭余。
忆苦以(11)思甜,敢不兢兢乎?余叙之以(12)汝,共诫之也!
(1)(3)表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或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照”等。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以为“在”。
(4)(5)承接关系,两动作之间有先后关系。
(6)并列。
(7)(8)表原因,“是以”“以是”“何以”,都可翻译为“因”。
(9)表目的。
(10)(11)表修饰。
(12)介词,“跟,与”表对象。
特别提醒:
当“以”用着连词时,特别是连接形容词与动词时,比如“雪纷纷以袭余”;还有连接两个动词的时候,如“携筌以从”,其用法与“而”同。辨别其用法,可参照“而”字的用法。
余尝与父刈禾于(1)田,见一红鲤,极肥美,困于(2)禾桩水草。余喜形于(3)色,语于(4)父曰:“逮而烹之,其必鲜于(5)鸡羹也!”父曰:“吾家素贫,不能自比于(6)人。若习(7)于甘旨之味,安可常得?孰若放之生?”
(1)“在”,介词,表处所。
(2)“被”,表示被动。
(3)“在”,介词,同(1)。
(4)“对,对于”表引出对象。
(5)“比”,表比较。
(6)“跟,同”,介词。
(7) “在……方面”。
狐狼为奸,欲袭羊群,然惮牧羊之犬也。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⑴表揣度,大概
⑵表假设,如果
⑶指示代词,其中
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⑸加强疑问语气,又
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⑺⑻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
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⑽指示代词,那种
⑾表期望、要求,可
⑿表反问,难道。
特别提醒:
1、在“其”的用法里,作代词的时候,一定要区别表主格(他、她、它)还是表宾格(他的、她的、它的)。
2、当“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一般都表示一种语气(商量、揣度、反问、期望……)
3、当其用在句首的时候,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后记:本文之中,“其”字文大半来自网络,因不知其作者名,故未能指名。在这里表示感谢。若有侵权,请留言。其次,因本文大半是我工作之余随手在纸片上书写而成,转化为文档的工作由粉丝“蓝月”担任,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