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和孩子做的约定孩子不去遵守,有时候家长的约定并不是真正的约定。比如我们说,一会儿回家先写作业,孩子随口应了声好的。
家长找一个两个人都比较放松,和谐的情况下问孩子,宝贝,你现在有时间吗?妈妈想和你聊聊写作业休息的时间,怎么样让眼睛更放松。
妈妈不是为了批评你,也不是为了指责你,妈妈就是想跟你聊一聊。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先问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换一个时间。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我们说,再玩5分钟就不玩了。孩子回答说好的。结果孩子一直不愿意放下手机
再或者,我们出门前对孩子说,不可以买东西,孩子说能不能买个冰淇淋,你说如果买东西,我们就不出门了。孩子只能无奈的答应了,但到了超市哭闹着要买这买那
像这几种情况都不是一个好的约定。在家长看来呀已经和孩子说好了,但在孩子看来他就是随口根本就不是心甘情愿,心服口服。
这种情况下做出的约定,其实叫规定更合适。更像是家长单方面的意思,一旦执行起来孩子出尔反尔也就不足为奇。
只有和孩子真正参与和家长一起讨论执行的约定,孩子才会觉得和自己有关,更愿意承担责任,才会愿意执行。
如何做约定:1,我们要充分讨论每个人对问题的想法。比如孩子写作业,中途看漫画书。
家长找一个两个人都比较放松,和谐的情况下问孩子,宝贝,你现在有时间吗?妈妈想和你聊聊写妈妈不是为了批评你,也不是为了指责你,妈妈就是想跟你聊一聊。
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先问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换一个时间。在孩子同意以后妈妈继续说,之前你写作业中间休息的时候看漫画书,妈妈总是不让你看,你是不是很烦呀。
妈妈想知道关于写作业的时候如何让眼睛放松得到休息,你的想法和希望是什么?家长说完倾听孩子关于这件事情他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孩子说的越多越感觉被倾听,讨论的方案更愿意去执行。妈妈说完以后,孩子说,写作业太累了,看漫画书就是放松的时间呀。
白天在学校没时间看,没机会看。好不容易回家,放学就想多看一会儿。妈妈简单的共回应女儿。
你觉得写作业很累是吧。妈妈其实是有点担心,看漫画书呀也是近距离用眼睛。妈妈希望我们可以一起保护你的视力。
这个过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要确保双方都是大脑盖子合上的状态。尊重和倾听,保证足够的连接。
这样孩子才会真正表达出,他的看法和想法,才能让孩子发挥主动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家长要客观的描述事情是什么事情。客观的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客观的去倾听孩子,然后呢再反馈一下我有没有听懂在说什么,用共情的方式。
2,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法,选择一个每个人都同意的方法。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是不评判。
每个人向暴风雪一样叭叭叭把点子往外说,然后呢找一个人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越多越好,尽量让孩子多提解决方案,家长进行补充。
3,执行的约定要达成一致,在什么方面达成一致,就是最后的截止时间,具体的时间期限可以精确到分。
约定可具体,可测量,可达到,互相尊重,有具体的时间。很多很多时候约定无法执行,是因为我们自己和孩子对于时间理解的不同,孩子对优先及理解的不同。
比如说,我们吃完饭休息一伙儿再去写作业或者看一伙儿书然后再做一伙儿眼保健操。这样的话呢,孩子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一定是不一样的。
如何跟进执行:1,要保证评论的简单明了。比如,宝贝妈妈看到你的闹铃响了,你还在看漫画书。
这就是第1步,只描述我们看到的情形如果孩子没有反应进入到第2步,对这种情况做出提醒,我们的约定是什么?只问这一句。
保持话语的简洁很重要,简洁的话语很有力量。这一步一定没有唠叨,只问这一句,我们的约定是什么?
因为我们要讲的那些道理,我们要说的那些话,我们要提醒的那些内容,孩子早就听过无数遍了。当我们开始唠叨,开始说教的时候,孩子更加不愿意配合了。
3,如果孩子对我们的提醒依然无动于衷,这是考验我们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时候啦。′这个时候一句话也不说,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给予无声的提醒,比如说指指闹铃会以微笑等等。
在这一步对家长的考验更大,很多家长能等1分钟,能等2分钟,甚至有的家长能等10分钟。就是在那里微笑着等待,不提醒,不批评,不指责,不羞辱孩子。
4,当孩子做出让步去遵守约定的时候要致谢,谢谢你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这也是整个过程非常重要的一步。
当孩子遵守约定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也接纳孩子有情绪。
我们要看到孩子还是遵守了约定。虽然我们花了一些精力,但,最后还是做到了。我们看到孩子这份自我的努力更要去鼓励他。
让他感到虽然有困难,但他可以做到。他是可以战胜自己的这个惰性的,他是可以逐步学习,学会自我管理的。
在约定之后能执行呀,这需要家长很强的跟进意识,也需要孩子有很好的自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去做约定好的事情。
而是逐步的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是约定孩子就会自动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技能,而是需要家长花时间来训练。花时间来跟进,跟进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λ跟进呢是家长真正在践行和善而坚定并形。跟进过程中家长的状态是非常考验我们我们践行正面管教到底践行到什么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