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锁记》有感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 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 但是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戛然而止的收尾,意蕴悠长,前文的壮烈化作一抹简单的余味,细想却又惊心。这是张爱玲所著小说《金锁记》的结局,让人怅然,也令人深思。

  《金锁记》又名《怨女》,幽怨也好,怨恨也罢,这都是《金锁记》贯穿的线索之一。《怨女》这个名称更为直接地表露小说的主人公与所带的情感。它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曹七巧的女子从最初封建社会的受害者逐渐成为对别人施以毒手的加害者的故事。

  如张爱玲自己讲的“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曹七巧是被封建社会残害的人,血肉丰满,牙尖嘴利更是对他人恶语相向。可是这并非她原本的性格,年幼时的他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小家碧玉,对爱情充满幻想,天真烂漫。可是却被自家贪钱的兄长嫁到大户人家,而夫君是自小瘫痪。现实的打击于她而言是猛烈的,没有情爱的满足,受尽别人的白眼,就连府上的侍女也是瞧不起她的。她只好用泼辣的言语保护自己,而最终陷入疯魔。压抑下的她,变得自私自利,禁锢自己儿女的情感,一味的敛财。终究她不再是她,刻薄而乖戾。

  最初读《金锁记》的时候,是从头到尾带着厌恶的。讨厌她,随时随地口出恶言,损人甚至是诅咒。讨厌她,仇视一切自己未得到的东西,儿子与儿媳妇恩爱她看不惯,女儿找另一半就从中作梗。可当有前因,也就怜悯了。

  正如结局所说,三十年前的故事怎么会结束呢?曹七巧的女儿,被荼毒了小半辈子。她会不会也会和她母亲一样,一代一代的毒害下去。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都可以知道只要这种暗黑的旧家庭制度不落幕,这仍旧会成为现实。小人物的悲剧在那个年代总是难免。而今要庆幸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光明一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