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你会保持沉默么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图片来自网络

-1-

工作中无可避免的需要沟通,需要开会,需要向领导汇报工作,这都是需要说话的,如果我们是那个沉默的大多数,是不是会很痛苦呢。

中国人的沉默,含蓄似乎可以打上标签了,记得我以前工作过的一家外企老板,常年在国外生活, 也做过全球500强的全球副总裁,他有一次在公司内部演讲中提到,国外的华人工作能力都很强,但能做到高层职位的却要少于印度人,虽然先天的语言劣势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表达能力。国人的传统是谦逊含蓄,通常做到十分,表达出来的也就六七分,而印度人相反,做到六七分,却通过语言能让大家以为做到了满分。

人是社会动物,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和他人产生联系,这就需要语言表达,有人说我也可以通过文字啊,我可以把报告、PPT写得很漂亮,但沟通是双向的,是需要互动的,有时候语言的表达力是超乎想象的,如果文字能替代语言,那么我们的教师这个岗位就无需存在了,发给大家一摞教科书大家自己学习岂不是更方便。

-2-

我们为什么羞于表达,不愿在公众场合发言呢,这除了有自身性格的原因,更多的是我们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把沉默是金奉为金条玉律,从小家长就教育我们要懂事,不要乱说话,说错话会得罪人。这种种的条条框框就使得我们从小就欠缺公开表达的训练和机会,也让我们都自然而然的加入到沉默的大多数中。

不善表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更容易找到爱人,更容易升职加薪。那么我们该如何表达呢。

以工作为例,开会的时候需要大家发言,但很多人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一是以为的意见没人听,不如不说,再有就是这个问题或者意见可能很幼稚,是不是只有我不明白,说出来会让人笑话。其实我们实质都太看重面子了,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我们是发自真心,经过思考的,就没有什么不能表达的,或许开始会有一些幼稚的问题,但能够在公开场合做个澄清又有什么不好呢,其他人也许存在同样的疑虑而不敢说出口,他们是会感激你的。

再有就是和领导汇报工作,有人能力很强,闷头干活,认为出结果了领导自会知道,殊不知领导这个岗位不光是要最终的成果,也是需要识别和把控过程中的风险,如果你一味的沉默,遇到困难也不及时沟通,那么一旦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就不是光你一个人来承担责任了。要给领导了解工作进展的机会,也是给自己表现自己、获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和同事,下属,客户的沟通也很重要,不要因为个人的好恶来选择性的表达,工作中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要放下个人的情绪,就事论事的与干系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

这里也提到了有效沟通,是说要为了工作目标而进行的表达,而不是说我和很多同事能闲聊,就表明我善于表达,最近网络很火的放羊和砍柴的故事正是说明如此。有些人私下话很多,公开场合就保持沉默,这样在职场中如何能提升自己。

工作中我们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觉得自己不知道表达什么,或者如何表达,可能是你对工作的用心度不够,或者是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或是碍于面子,无论何种原因,只要你想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来磨炼和克服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已立秋了,夏日的威严还在招摇。 虽说制冷空调是常用甚至是必备的对付夏热的有效武器,但是对人体也难免有些副作用。 ...
    北妖阅读 319评论 7 4
  • 最近有读者诉说:“夏天这么热,都不想运动减肥啦,海鹏哥哥有没有简单又不运动的方法?” 为此我专门整理了一周瘦五斤三...
    漫长夜的梦阅读 630评论 0 0
  • 01 我的南京行看起来是那么仓促,从西安到南京,跨越千里的旅程在短短两天内完成。西安和南京两座城市看起来那么相似...
    秦婷有树你不开花阅读 350评论 0 0
  • 独守园田里,骄傲看风云。 无论何种社会形态,都有活在世俗的聪明人。 洞悉事理,独善其身。 看车来车往,你争我抢,人...
    晚霞消失之时阅读 199评论 0 0
  • 不必站在50岁的年龄,悔恨30岁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悔恨17岁的爱情。很多事情是不能只拿结果来判定的,...
    大盗君子自强阅读 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