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泛指有血缘的亲子关系,和非血缘的恋爱、婚姻、闺蜜关系。这里谈及的是婚姻与家庭关系。
从情感感觉的角度,亲密关系是一种实际或幻想的共生关系,即使两人不在一起,想起对方也感觉到温暖亲密。现实中,唯有婚姻关系难有这样的感觉,大多数恋爱步入婚姻后,逐一发展成了各样式的冲突关系。
人们通常认为,婚姻走向冲突直至分裂,是双方性格不合,是价值观、生活习性差异大、出轨等原由。这不过是表因,根源在于双方或某一方的心理未成年,还处共生期的绝对依赖,所以对链接需求必须是亲密无间,才感觉安全。这一“共生依赖”才是亲密关系的隐形破坏者。
1 共生依赖的强迫性重复
借电视剧《虎妈猫爸》来阐释这一观点。该剧反映了一种养育特点:母亲老虎般的严厉苛刻,父亲温和的包容与妥协。该剧揭示了中国式的教养模式:一个虎妈猫爸的女主之家,产生出下一代的虎妈猫爸;一个狼爸猫妈的男主之家,也产生出下一代虎妈猫爸。两家结为亲家,有了第三代的独身女茜茜。茜茜7岁上小学时,两家的两代成人,包括姑姑舅舅齐上阵,围绕教育问题,他们杂音四起,狼性虎威猫味肆虐,冲突不断。
他们冲突的后面,呈现了两大怪状。一是,中国家庭沉溺于权力之争而缺乏情感交流。家庭成员,均处于角色混乱、地位危机、权力失控的状态,他们分别高举“爱孩子”“为孩子成长”的旗号,奋力为自己的话语权抗争,为自己在家中的一席之地呐喊。二是,中国式家庭紊乱的亲密: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各类关系相互侵犯。
这样关系背景下的孩子,亦有两大能力被阻滞:一是爱的能力;二是人际需求的辨识能力。如有些长大了的孩子,他们于人际中仍是小孩状态,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
为何,我们的父母一爱就乱,一管就死?隔代父母的养育会瓦解正常养育?家庭又何以是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单就这现象本身已不正常,它们像关系颠倒的种子,埋下了今后关系冲突,直至瓦解的隐患。
中国文化创造了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恋儿女,或叫依赖儿女情结。父母的人生观是依赖儿女“好”自己才感觉好,依赖儿女有“出息”自己才感觉有价值。这情结的牢不可破,是受千百年来老无所依、养儿防老信念的支撑。发达国家不用防老,人少了许多忧患,我国的家庭却有不少防备情结。
中国文化也导致父母对“爱”有很深的误解,以为付出就是爱。却不知,付出是对成长的制约,当长大的儿女缺乏独立与爱的能力时,父母反责怪儿女无用。制约孩子独立机会的“爱”,如何不是成人在无意识层面,想方设法拴住儿女在身边,自己才感觉安全呢。
因此,为何有共生依赖的强迫性重复?为何在新的家庭里,依然是亲子关系,这包括自己跟孩子、跟父母的关系,都大于夫妻关系?这背后正是那牢不可破的,恋儿女-恋父母的共生依赖的循环。我们并不陌生,许多成年人结婚了,仍住在原生家,即是隔代分家了,也普遍存在,人在婚姻新家,心在原生家庭,即使结婚很久了,有了自己的小孩,但彼此仍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原生父母一样,渴求或索要被关爱。
进一步理解,父母做不到放下儿女,正缘由他们世世代代被形成的那份感受:与儿女共生才有存在感、重要感。通过《虎妈猫爸》我们看到,这样的家庭以及家教,令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有共同的难受:压抑,不自由。我们也应透过《虎妈猫爸》对教育模式有所反省:父母以错位的角色和理念,控制性的教育孩子,孩子可能成为他们“爱”的牺牲品,如罹患抑郁、物质依赖等心理障碍。
心理未长大的成年人,无论在建立亲密关系的初期,还是结了婚,都有可能因为不断被激发、被唤起的他们极为熟悉的“共生依赖”感,而死心塌地寻找、依赖父母似的对象,以及父爱、母爱一样的情感。在新的婚姻家庭,共生关系的结果,多半是失望,失衡,乃至分裂。
2 亲密无间,爱之陷阱
亲密无间,本指关系的亲密度,如婴儿与母亲之间共生般的绝对甜蜜和安全。事实上,任何亲密关系都难以做到。但还是有很多恋爱和婚姻中的人,尤其是女性很强求亲密无间,甚至把它升到人格高度,认为表示夫妻有信任,就不能有任何秘密。用公式表达就是,心藏秘密=心怀不轨,亲密无间=绝对信任。
我们发现那些亲密关系的渐渐疏远,恰是女性对亲密无间的强求与执着。例,N女士说,她结婚5来那份亲密无间急速减退,越来越感觉丈夫的沉静、甚至冷漠。她为了防患于未然,不断的找丈夫深入谈话,势必敞开胸怀地谈:你为什么变得沉默了,为什么对我不如从前,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是否精神出轨?质问式的谈话,丈夫亦然沉静缄默,这激怒了N女士,她开始泼妇般的发泄,最终他们都无法忍受对方而离婚。
从执意亲密无间的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执着:婴儿式自恋。她们仿佛活在童话般的二元世界,那里是一块净土,没有阴影和分歧,只有融合。
若说每个成人身上都有小孩情结,那在强求亲密无间的人身上,很明显有个共生依赖症患儿,以至他在冷酷、复杂的成人关系里,总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全,所以才那么执意关系的亲密无间。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婴幼儿期有两种情形可导致共生依赖症。一是与母亲未经验必要的分离,或是过多体验到分离,尤其是被嫌弃被被抛。这些情形下,孩子的内心经验着深深的分离恐惧,这份恐惧又迫使他们产生一些奇特的人际模式,也叫防御模式,如:过度依赖人,不敢独处,或过度回避人,不敢与人亲近。
我们不妨说,婚姻中的他/她对亲密无间的渴求,仅是一种遥远的对爱的呼唤,一种幼稚的共生需求的表达。作为现实要求,亲密无间则是一种爱的陷阱,它不仅窒息人的独立需求,也能瓦解平等的二元关系。
3 谁是亲密关系的纽带?
首先,未必是孩子。我们知道,有很多不太好的婚姻,双方本想离婚但为了孩子才没离,也有为了保住不太好的婚姻,而把孩子作为维系关系的纽带。有些即将分离的婚姻,孩子也的确起到了维持关系的纽带。
如果本身就是和谐的婚姻,孩子则是增进婚姻稳定和幸福感的砝码,是婚姻的锦上添花;如果已经是分裂边缘的婚姻,若把“为了孩子”作为不离的理由,那么孩子仅仅是维系婚姻的一根脆弱稻草。
其次,真正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有两点:尊重差异,爱对方的整体。或许只有一点:尊重差异。因为做到了这点,才可能做到爱对方的整体。就像欲望,先满足了生存需要,才能满足精神需要。
人们通常以为信任、责任、甚至不讲回报的付出,是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的纽带。这没错。仔细想,那些冲突或分裂的婚姻,他们在进入婚姻前都很明白这些道理,也试图在那样做,但就是没做到。久久的做不到,自有了亲密的疏远、关系的破碎。
若深究,这并非他们没有责任心或口是心非,而是缺乏那份基础能力:尊重差异。这一尊重,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谦逊态度,而是对人的欠缺有容纳力。
关系的矛盾升级,不过是裂口逐一扩大的结果,源头始终在人心深处的信念:缺陷令人嫌,不配尊重。相互攻击的亲密关系,也一定是彼此痛击对方的弱点。
很奇怪,我们对陌生人,对非亲密的熟人的缺陷,要么是漠视,或窃喜,要么抱持宽容,或予帮助,而对亲密对象的缺陷,为何如此不容呢?
这无疑说明,同情和接纳人的短处,是人的本性和能力。而在亲密关系里,这能力却脆弱不堪,又说明人性的软弱,是不容忍自身的短处。解决这一悖论难题,应该不是培养什么能力,而是自我认识的改变,只要能意识到,尊重和接纳人性中的软弱、缺陷,是人的基本所需,那容许差异的胸怀便开始在打开。
我们无法消除差异,正如无法做到完美。如果把尊重缺陷、容纳差异作为维系亲密关系的基本纽带,那这一纽带是靠双方都有自我认识,共同打造而成。我们也只能期待,当满足他人被接纳的需要,变得跟自己被接纳的需要一样重要时,爱对方的整体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