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琪Vicky
1
忽然想起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当时我刚从自习室出来,一个人走在师大10号教学楼前的林荫道上,路两旁的树叶在昏黄色的路灯下,落了一地斑驳的阴影,我抱着刚读完的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内心被洗得如水般平静,仰头看见了一轮满月。
是那种没有任何瑕疵的圆,又美得毫无攻击性,我还记得当时内心受到的撼动,一股喜悦从心底漫上来,就觉得世间万物也正如它一般各自完美,一切的发生和存在都刚刚好。
那是自我状态很好的一个阶段,是在尝试了很多新事物并获得不错的反馈之后,是在阅读了大量的心灵成长类的书籍,在无数次自我剖析、自我对话、自我疗愈之后,跟自己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甚至非常笃定地相信以后无论我在哪里,遇见谁,和谁在一起,我都可以获得幸福,因为我自己就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那年,我二十岁,这份自信难免有些年少轻狂,有点不识人间愁滋味。
不过那是一个少年的自信,虽然未来还遥远得没有形状,但因为喜欢当时的自己,也喜欢当时的生活,所以自然地也对前路充满美好的期许,现在来看,这份相信也蛮动人的,即使后来可能会被打破,会动摇和怀疑。
2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已经步入三十岁,那个月光下的少年经历了毕业,求职,结婚,生子,没有如当初设想般留在大城市打拼,而是回到了家乡进入了体制内,想象中的「波澜壮阔」变成了眼前的「平静无澜」,巨大的落差曾让我一度低沉,像一只躲进壳里的蜗牛,逃避社交,鲜少言辞,好像只有蜷缩起来,才能保护好不断耗损的能量。
这种耗损来自于自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觉得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按部就班,毫无生色,曾经奋力学到的东西也好像全无用武之地,找不到一个地方来安放自己的骄傲和特别,可是放眼望去,身边的人也各有所长,看似平凡的一个个真实的人身上又有着各自的闪光之处,觉得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值得骄傲和特别之处,像落了满身的灰尘,整个人都暗淡下去。
还有一处耗损来自于不停地被安排「相亲」,这种太过于刻意,好像把自己变成婚恋市场里一件明码标价的商品等待被挑选的感觉,曾经让我极度不适,可是周围人热切的关心又让人无法逃离,于是在数次失望之后,攻击自己为什么就遇不到那个对的人,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可爱,不够优秀,不值得遇见一个让我心动的人,人就在这样的自我纠结里,变得光芒不在,自信不在。
现在来看,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人从「想象中的未来」跌入「真实的未来」之中,有点回不过神来,也无法避免摩擦和失望,好在,人会在这样与生活真实的碰撞中,渐渐看清楚这生活。
它不是空中花园,但也并非洪水猛兽,所以不用抗拒到躲起来,也会从与生活的交手中,渐渐找到舒服的姿势去安放自我。
3
是什么时候从这低谷中走出来的呢?
记不清了,好像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和触发事件,或许是从我又开始阅读,也或者是开始注册公众号写文章,从一个又一个肯定的评语中获得力量。
亦或者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参加网上的课程,也参加了很多的付费社群,虽然认真跟下去的只有个位数,但因为在这过程里拓展了自己的认知,从别人的经验里照见了自己思想的局限,也从很多活得活色生香的人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多种可能,这种丰富的可能性唤醒了我心底对生活的热爱。
所以,就是爱吧,让我有了力量从自己画的牢里走出来,愿意去尝试一些事情,去做一些改变,去为某个目标全力以赴。
也正因为这些尝试,让我意识到,我可以做成很多我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并不喜欢高压的生活,不喜欢生活完全被工作充斥,高强度的工作会让我很焦虑,幸福感也会大大降低,所以回来工作不是“被迫”,而是我为自己做出的选择。
我喜欢现在慢节奏的步调,工作之余还可以有片自己的小天地,有时间可以陪家人、可以见朋友,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只要我足够想要,这座小城并不能禁锢我对生活的想象,我依然可以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所以,人是要从自我的世界里走出来的,去看看真实的外界,当你打开世界的门,当你放下抗拒和戒备,去做一些尝试,你就会得到回应,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让人反观自己的镜子,人也会在这些反馈里得到滋养,在直面真实和多去体验的前提下,自我才可以立起来。
也因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打开了自己,自信好像又一点点建立起来,对于「相亲」这件事,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既然我自己无法遇到那个对的人,为什么不可以让别人把他带到我的世界里来呢,人和人的相遇可以有多种形式,也有点“无法言说”的奇妙,所以不去限定形式,也不去刻意设置期待,只是去允许,允许他以任何方式走向我。
后来有一天,他来了,他的出现,促成了我的人生走向世俗意义上的圆满。
哦,忘了说,我们的相遇,是通过相亲,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是一个有趣又可爱的人,而且在这相识后的岁月里,我们变得更加相似和默契,所以怎么遇见的,真的不是太重要。
4
窗外刚下过一场大雨,突如其来,又戛然而止,像一场音乐会里意外的小插曲,太阳瞬即拨开云层,将它的光线洒了进来。
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切菜的声响,还有油烟机启动时的“叮咚”声,候先生刚刚哄睡了因为拼命练习翻身而有点疲累的小枝夏后,去厨房做我们的晚饭了,这是他难得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点奢侈的休息时间,而我正躺在枝夏身边,享受一点可以思考和码字的时光。
现在来看,好像生孩子之前,结婚之前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段人生了。
那时天真烂漫、拥有自由,但也有诸多拧巴,未来虽有很多可能,但也迷茫困惑,不知道走向哪里。
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近视自卑,也会嫌弃自己不够肤白貌美,以为只有完美,只有足够优秀才是好的,才会值得被爱,人钻在这个牛角尖里不断地自我怀疑,当然这种焦虑也会投射出去,也会要求他人是完美的、足够优秀的。
当然,这都属于幻想,完美的人并不存在。
一个活生生的人必然不是完美的,当你真正步入一段关系,当你真正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爱没有那么脆弱和肤浅,爱一个人就是爱这个人本身,爱他鲜活的生命,爱和他一起度过的日子,无关完美和优秀。
你会欣赏他的光芒,也会拥抱他的脆弱。
所以,优秀并不是爱的必要条件,值得才是。
也在去爱一个人的过程中,在被爱的氛围里,学会了更好地爱自己,不去挑剔,放下评判。
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部分,比如近视,比如身体上那一条因为生产可能永远存在的疤,比如产后开始走形的身材,虽然我也并不认为那是勋章,但也开始去接纳,不再遮遮掩掩,不再反复对抗,而是去安抚自己曾为此受到的痛和辛苦,去拥抱隐藏在这些伤疤背后的无助和挣扎。
如果有可以变好的机会,我也会努力抓住,毕竟,变得美好,是很好的体验,但如果没有,我想,我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三十岁,好像更懂得爱了,也更敞开自己了,懂得如何悦纳自己,也学会如何更好地爱别人。
5
曾一直觉得三十岁是一座山,是堵在面前但还是想拼命逃避的一座山,因为它意味着不再年少,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意味着你好像必须得做成点儿什么,拥有点儿什么,才对得起这而立之年的「立」。
而今这样走过来,发现一切的发生自有其机缘,或快或慢,但也强求不得,三十岁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这一步步走来并非刻意,只是顺应着一切的发生,有主动选择,也有欣然接住命运的馈赠。
虽然生活并非事事如意,也会偶有悲观,不过大部分时候都心怀感恩,重大的人生课题已经尘埃落定,当然在这落定之余,也有无数的喜乐和问题在同时生长。
去享受喜乐,去接住问题,未来就是在这个既定框架内,对生活保有敬畏的同时,让它成为我们喜欢的样子。
前几天,柴小姐在微博上写:
人是没有办法抗拒时间的。长大,衰老是确定的;死亡作为终点,也是确定的。虽然我们迷恋青春,迷恋少年,曾经我也尽我所能想斗争,想挽留,但生命的阶段还是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答应它,顺着时间的河流而去,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放下”吧。
是啊,我们哪能对抗时间,就像小枝夏从出生以来,就在不断地解锁新技能,从趴着,到抬头,到如今拼命练习翻身,并不用我们去教或去引导,只用等待时机,必要的时候帮她一把,她也在顺着时间的河流马不停蹄地长大,每个阶段都不可复制。
李雪也在文章里写道:
命运的洪流并不是要冲垮我们,顺势而为跟命运共舞,会如鱼得水。
三十岁生日那天清晨,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摔碎了手机,里面存储的信息全没导出来,刚开始还拼命对抗这个事实,想着为什么这么晦气,后来想想,这是命运给我一个机会去告别,告别三十岁前的自己,告别一些冗余的信息,放下过去,开始迈入人生的另一幅图景。
三十岁,我依然有很多热情和欲望,想要爱,想变美,想有钱,想父母迟一点老去,想陪孩子慢一点长大,想跟候先生去解锁更多美好的地方和体验。
三十岁,就顺着时间的河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