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为领导在基层的代言人,其实苦楚很多。不仅要肩负领导交付的重任,还需要经常充当“黑脸”面对基层员工。而基层员工不会认为这是领导的意思,因此只会将所谓的“罪责”归咎于干部。
既然干部替领导背负着不应该有的“罪责”,作为领导就应该注意与干部顺心,即帮助干部调整他的心态,情绪。在帮助干部顺心的时候切记要做到及时与彻底。不及时则会让干部觉得领导不靠谱,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领导的良心。如果一个人的良心没了,就不要谈及尽责和忠诚了。而不彻底则会让干部心里留下遗憾,认为领导对自己关怀不够,产生裂缝,久而久之就会有隔阂,有距离。
当然,顺心只是领导与干部心里互动过程的第一步。顺心后还要记得与干部交心。交心的过程其实是心与心沟通的过程。当然,心与心的沟通是从话语沟通开始的。话语沟通是让彼此知道对方的想法,心与心的沟通则是让彼此知道对方产生如此想法的初衷,原因。换句话说,话语沟通是浅层次的,心与心的沟通是深层次的。如果领导能与干部交心则说明领导与干部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交心后领导还要与干部进行绑心。所谓绑心就是要让干部将心交给领导。之前我也提及过,认为中国人最难交给别人的一个是自己的心,还有就是自己的钱。而绑心就是要求别人不仅把心交给你,还要与你的绑在一起。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要做到这点,领导除了要能抓住并满足干部的各种需求,更要具备非凡的人格魅力。一旦干部情愿与领导绑心,那么就可以说干部与领导的关系又进了一步。
绑心后就是合心。在有人看来,合心是最后一步,理应简单便利,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我要告诉你合心虽是最后一步,但是其操作难度可以说是最大的。为什么?试想,领导与干部是两个人,是因为工作关系走到一起的两个人,他们不同于亲戚有着血缘关系,也不同于夫妻关系有着感情基础,这种没有任何其他关系维系的关系,怎么可能合心?就算有合心又怎么能长久?
所以在合心过程中,领导与干部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微妙。如果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问题。有人曾说,以利合心,利散心离;以权合心,权倾心失。那么究竟如何合心呢?在下斗胆,认为合心的关键在于理念,情怀与信仰。如果领导与干部各怀鬼胎,各有计划就算有多深的交情也于事无补。《三国演义》中刘备,张飞,关羽,三人能共举大义,同时也能在被各自打散后仍不为各方利益所惑,最终又走到一起,这与刘备以理念,情怀,信仰做引导,与张飞,关羽两个干部合心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