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来探讨一下人性问题,主要还是得益于最近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当规则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受益者成为更加忠实的拥护者,而一旦发现打破规则更有利的时候,受益者又转而高举所谓的“人性化”牌子,试图让自己的获利方式合理。
闷热的夏天,随着食堂里涌进来一群又一群学生,凉快的位置成为热门首选。正对空调坐着系里的一位老师,悠悠然吃完饭就起身出去送碗筷,这时眼尖的学生立马跑过去坐了下来,为自己“抢”得好位而沾沾自喜。过了一会儿,送餐具的老师转回来,发现坐过的位置没了,非常生气,原本他还打算再坐着歇息一会儿,外面的天热得心慌,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纳凉。可惜那位学生毫无眼色,并没有要让座的觉悟,老师的脾性一下子上来,就高声嚷嚷“还是xx大学的学生呢,一点也没有规矩”,好了,不明人士们皆以为这位学生做了什么不得体之事,暗道“丢脸”,而真正明白学生委屈的只怕只有那周围的几人了。
你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天真!
又有一天,天气越发热了,大厅人来人往嘈杂异常,原本站在窗口维持秩序的大叔也偷起了懒,躲到人少的地方去凉快凉快。此时老师也来食堂吃饭。因为少了大叔维持秩序,时间一长就开始混乱起来,大热天里,有力气又不怕热或者是太怕热了想赶紧打饭走人的同学都往前挤了挤,顾不得排队,也许这样就能尽快脱离“热海”。老师见状,也心急的往前挤,顺便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让“挤”路更顺畅一些。此时有另一老师看见这状况,就问老师为何也不排队?老师回:大家都往前挤,我就被顺带往前了,这不赶紧打了饭好撤退,让后面的同学们尽快吃上饭。然而他忽略了如果守规矩排队的话,后面的同学应该比他先吃上饭。
所以往往高喊着要守规矩的,无非是此时对他不利了变得气急败坏,而他却忘了自己曾混在人群里“不守规矩”的样子。
又想起另一件事来。
一个朋友在银行当柜员,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固定。如果你应该十二点离岗、一点回来上班,即使因为其他事耽误了离岗时间,导致吃不上饭,也必须一点准时到岗。所以他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间,互相轮班也比较能考虑到对方,尽量不去影响到对方吃饭的时间。
这天中午,已经十二点过三分,朋友办完手头的业务,正准备收拾收拾回家吃饭,突然有个客户提着一堆硬币来存钱,朋友一看这活所费时间不短,就告诉客户,正在换班,马上就会有另一位柜员接替她的工作,请她稍等。这个时候客户就让她先办理完业务再去吃饭,而朋友解释说时间固定,再不去就吃不上饭了。这位客户就开始发脾气,拉着大厅的其他人说要评理,指责朋友没有同情心和职业道德,说她开着店,中午好不容易有了空隙,冒着没人看店的风险赶紧跑出来存钱,而朋友还不理解她的难处,对待工作推三阻四。朋友是一个脸皮薄的人,被大家看得红了脸。此时另一位柜员到岗,赶紧对接工作。朋友临出门的时候还听见那位客户在各种控诉她。
十二点五十五分,朋友准时踏进银行大厅,那位客户居然还在!原来是她的硬币里被人用游戏币冒充,估摸着损失了近百块钱,而她要求柜员按照一元硬币清算,说什么她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开店抚养孩子不容易。却忘了柜员也只是一个工作,没有权利敢把游戏币充当硬币,更没有义务为她承担损失!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自私,当然,人本身就是自私的,但总得有个限度。总想别人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自己,而轮到自己时又希望获得理解,这种自私就未免太露骨,迟早被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