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一批文学大家的文字,通过对他们代表作品的阅读,以体会这些文学家、思想家的风格与气质。而老师则通过提纲掣领的概括,与深入细致的解读,带领学员走近这些大家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有几点感受尤为深刻,一个是作家的观察尤其敏锐,他们眼睛,可以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深度及广度都优于常人,我想这与他们的敏锐与细致体察是分不开的,另外一方面,他们所提出的思想与观念,虽诞生于几十年前,放到今时今日来看,仍然毫不过时。
我记得古典老师曾经所过,他写作新书的时候,查询了各类的经典书单50余本,结合多年的职业经验,运用科学的底子写作,希望书本可以五年内“不害臊”,等待大家监督与证实。
而我们自己写作的东西,别说以年为单位了,常常隔几个月看看都有不忍卒读的感觉。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名家大师的经典著作,可以穿越时空,经久不衰呢。
我想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写作的内容要经典,比如基于科学和人性的观点有更长的“保质期”;
写作研究的对象,如果是经典的、核心的、本质的内容,那么你写的东西就可以流传得更久一些,如果你写时代思考,可以二十年有效,如果你谈人性,那么可以多年不变,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人性是进化得很慢很慢的”;
第二,写作的思考要是深刻的、复杂的、多元的,那些兼具社会科学与文艺的视角,穿梭于两性之间的写作者,往往更有价值。
写作的本质是思考的呈现,写作者在认知海拔上要与读者有落差,才能给读者提供价值,如果写出来的东西浅薄,那么证明思维的深度不够。
这里我想到两点:
一点是社会科学与文艺的双重关系。
乍一看来,似乎社会科学和文艺离得很远,因为社会科学似乎用理性态度,将我们的生活解释得太过于透彻,
例如对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原理解读;例如对人的情绪状态在心理学角度下的解读与释义,等等。
由于这些解释特别清晰、深刻,同时又与生活保持着一种疏离,所以往往会给人一种“冷”的感觉。我比较喜欢心理学,在学到一些比较理性和冷的心理学知识时,觉得简直难以置信,温度简直是0下20度,太冷酷了;
可是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滋养文艺,真正的经历过生命的苦痛,或者理解得透彻了以后,就可以站在再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若同时报以人文关怀,就能得到极大升华,所谓“爱到深处是悲悯”。
这一点上我有感受的写作者,一个是王雪岩,由于她个人的不幸经历与资深心理深咨询师的身份,她将精神分析的工作经验的片段,浓缩成了最新的著作《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能力》,读来倍感专业、细腻、幽微、动人。
她的推荐序作者,十分心理的创始人王辉曾说,“她所经历的,成就了她所能理解的。她是一名柔中带硬、兼具直截了当的细腻与情真意切的发声的写作者”。
另外两位是育儿公众号的作者dr pei以及《心外传奇》的作者李清晨医生,他们所具有的医学训练与科学素养,使得他们的写作的医学科普文带有浓浓的人文情怀。
另一点是关于写作者对两性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优秀的作家是同时了解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的,比如日本的渡边淳一,写作了一系列《男人这东西》《女人这东西》《失乐园》等书,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对女性心理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林语堂、梁实秋他们的散文里面聊到男人、女人、婚姻等等话题,也是信手拈来。
不仅仅如此,他们还非常善于刻画男人群体或女人群体的群像,勾勒出社会平均值的男人女人的形象。
由于这样的特质,这些写作者仿佛超拔于世俗生活。不同于一般的男男女女,他们仿佛有着雌雄同体的灵气,因抱有对两性世界丰富多元的认识,而能够游刃有余的在两性世界内穿梭,从容不迫的写作。也有人说过,要看一名流行乐手的生命周期能否长久,粉丝的性别比例是否均衡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社会科学与文艺的关系,既亲密又疏离,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加持,包括对两性的丰富多元的认识(比如许多雌雄同体的作家、思想者),使得我们成为更深刻、更宽厚、更丰满的人。
想成为深刻又丰满的写作者,首先要滋养自己的心灵,在我的理解里,复杂性是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