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最后一天,大哥的幼儿园开期末汇报会,然后寒假开始。
在把大哥送入园后等着开会的间隙,以一碗姜鸭面做为早餐。追溯到上一次吃姜鸭面,大概是2009年的初夏,某天晚上,和开秀的小伙伴们暴走山城,从江北到南岸再到渝中,然后凌晨2点,饥肠辘辘的在观音岩附近的烟火小巷里狼吞下一碗爆辣的姜鸭面。画面清晰到仿若昨日,却已十年过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小时候明明觉得时间太慢,等不及长大,偏偏在写作文时总是用到这些词句来形容时间过的飞快,以彰显自己颇有阅历。年过三十,才惊觉什么叫做“时间是猝不及防的东西”。
小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总觉得自己以后是要靠写字谋生的。成年以后,倒是当过几年不靠谱的码字狗。如今,已有好些年没有认认真真的写过一段话。工作的时候还有年终总结要写写,离开职场之后,一年一度的自我检讨都没了。所以,2019,还是总结一下吧。
2019年于我,与其说是感受到“中年危机”之年,不如说是成长年。年少的时候有父母撑着,婚后有龚先生,生娃以后有公公婆婆。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病,大概我还是睡在安乐窝里。
7月初,老冉的一纸检查报告把我和母上推到了绝望的谷底,母上差点晕了过去。从来没想到“癌”这个词语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我最亲爱的小姨,也检查出乳腺癌变。
母上以泪洗面日夜难以入眠,本就寡言的老冉变得更沉默,外公外婆的憔悴与追问,都落在了我身上。不敢在他们面前哭,也不敢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不安和焦虑,只能躲在厕所里,车里,半夜里偷偷抹泪。
痛心自责与无能为力交加,从崩溃到接受到积极面对,这过程,难以用言语再复述。所幸,发现及时,经过手术和数次化疗之后,现已无碍。无论多艰难的事,熬过去了再回头看,都会云淡风轻的吧。
人生前32年,我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此后,该换我成为他们的依靠了,然而可笑的是我根本还没有这个能力做到。
7月到10月,除了跑医院,带着他们打卡了几个网红点。一直很想他们就在我身边,熟悉我生活的城市,跟着我一起生活,没想到,却是因为这样的契机。
这段时间,大概也是我成年之后我们相处的最长的一段时光。然而他们释放给我的情绪信号却逐渐让我放弃了我要他们过上什么样的老年生活的想法。
他们不熟悉这里的交通,不熟悉这里的人,不习惯这里的气候,并且不习惯我的日常生活。是啊,时间长了就好了,可是他们变得焦虑、暴躁。陪伴是爱,但爱不一定是陪伴。让他们觉得舒心才是更重要的,哪怕我放心不下,仍旧让他们回归到原本的生活。
6月底,关掉了和老友一起经营的点读笔及相关儿童书籍专卖店。从决定开始,到着手准备到开业,不过半个月时间,再到无奈闭店,不到一年。想的太多,不曾用尽全力,加上一些其他因素。虽有不甘,确实无奈,因为耗不起。
是离开职场5年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人生中第一份销售类工作,此前,我是多么排斥销售。所以,并不是不可为,过程有振奋有沮丧也有乐趣,或许以后可以有更多可能的尝试。
也算实现了曾经的半个梦想。年少的时候,理想的生活,就是开一间书店,里面都是自己喜欢的书。卖书还需要技巧?管他呢,就天天往哪儿一躺,夏有凉风冬有暖气,有美酒有佳肴,和着书一起品尝,那管世事纷扰。可是,总归要回归现实。
现实就是,我是两个孩子的妈。翻看这一年的朋友圈,嗯,是这些年,一半的内容是娃,另一半的内容还是娃。娃的吃喝玩乐,娃的成长娃的学习,就是没有自己。
练了一半的字帖,看了几本没看完的书,追了几部没营养的剧和电影。然而比起没有办法整合的碎片时间,比起调皮捣蛋的两兄弟,更难控制的是情绪。他们俩也很讨厌乱发脾气大吼大叫的妈妈吧,所以他们给我相同的回应,感觉真的很糟糕。更多的是沮丧与挫败感,没有学会怎样当一个好妈妈,没有学会怎么更好的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所以,今年“要变得温柔而有力量”的愿望实现了一小半,肩膀有了些力量,可是温柔完全不沾边。新年,那就祝自己“不惧前路,且行且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