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本质上是财富管理,投资本质上是资产管理
01 理财和投资区别
1.财富管理:是理财师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投资、保险、税务等各种工具,帮客户做好长期现金流的管理,做出各类财务决定。
2.资产管理:就是管理人尽最大努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多赚钱,持续赚钱。
国内财富管理过去十年基本沦为产品销售的角色,因为经济总体向上的,大量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如各类信托、理财均可以刚性兑付,所以财富管理在刚性兑付的大趋势下没有任何意义,但近年开始各类违约抬头,从信托,到近期公司债、企业债,P2P就更不用说了。
国内的理财师几乎都从属于机构,如银行、信托、第三方等,因为目前的市场收入制度是没有客户愿意为专业的意见付费,所以理财师的收入均来自所在机构的销售提成,这样的体制下,本质理财师和客户之间是博弈的关系。
02 如何开始
很多人上来就会问一句:现在买什么投资好?我通常会反问: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投资目标,我会无法回答。投资目标通常有四种:
A、取得比储蓄稍高的收益
B、战胜长期通胀,比如4~6%的收益;
C、取得长期在8~10%以上的收益;
D、每年获得20%以上的超额回报。
A是最容易达成的目标,分好期限做部分定期存款,再买些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可以了。这类目标通常适合老年人,有足够的养老金,希望在有生之年好好过日子,也不期待再赚很多钱,不亏既可以。
B也比较容易达到,把现金类资产主要放在货币基金上,再买些收益固定的银行理财。有这类目标的通常是理财“懒人”,收入和资产都足够,也不想太累。
C是个比较现实的目标,如果真的能长期确保年收益率8~10%以上,已经很成功了。这个目标对投资纪律和资产配比的要求很高,不能放在一种资产上,否则一波动就没有收益了。这是个长时间概念,因为实际收益会不停波动,可能今年17%,明年5%,后年9%……长期下来,可能稳定在8~10%左右。有这类目标的是现实主义者。
D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好像并不难,只要在股市做对一个波段就可以了,或者买套房子捂一年就行。但其实巴菲特的长期收益率都仅仅略高于这个数,很难发现能10年以上维持如此收益率的大众投资品。所以这样的收益,1~2年做到很容易,长期做到很难,因为这要求股票、另类投资(PE、收藏品等)等高风险品种的配置比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而且这需要命好,生对时候,也就是碰到该类投资品的主要上升期。
看到这里,一定会产生个问题,既然有C和D这样的高额投资目标可以追求,我为什么还要A和B?
这才引出问题的关键:有赚的目标,那亏的目标呢?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一般来说,一个预计的收益目标,对应的是50%的亏损目标。也就是说,目标C想赚10%,也要做好亏5%的准备;目标D想赚30%,也要做好亏15%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