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教主这篇文章说中了现在这阶段到处去听网课听微课的人群,除了工作外就是学习,参加各种微课训练营网课等等。 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怕浪费时间,哪怕是一分钟的时间。学习十几个专栏的知识,你能真的学习完吗?你真的学习透了吗?你不知道能力的养成是要经历过四个阶段的吗?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
如何学:
听各种网课,参加各种训练营、各种知识管理、你有没有发现,你都只是在第二层阶段:有知无能。你知道怎么做,但是你没有实操过,你还不是懂,懂了还要刻意去练习,慢慢让它内化(就是完全自动化进行,不用意识去考虑怎么做)才算达到无知有能的状态。
古典老师的建议非常好:每年集中一到两个能力进行培养,以一个能力为主,另一个为辅。一年下来就专注于这两个能力的培养即可。这也就是精专,你这一年所参加的网课或者培训都是围绕这两个能力,就非常精专了。
根据自己情况而定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先套用或者模仿大神的成长动作。慢慢的根据自己情况微调,对于自我有一定了解和评估的童鞋会一开始就衡量自己的水平去到那里,不会制定太高的目标。这就有点像健身了:1、你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脂肪含量高还是低。2、能做12个一组的重量是多少?不要装逼抓大重量来练,这是非常傻逼的行为,分分钟钟就受伤。选择自己能承受的重量做4组,一组做12个为适合的重量。不要觉得别人举的那么重的重量,我举那么轻的太丢脸了吧,适合现阶段自己的重量最重要。
健身跟个人学习是一样,道理都是相通的。在文章后面有个参加了IP二期的小伙伴就点出这一点,在信息源庞大的时代看着身边的人那么勤快,整体活在焦虑和追赶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和进度是最好的,不要变成抓瞎青年!
独立思考
需要独立思考的环节,思考我学了这微课和专栏怎么可以和我产生关系,我可以在生活里怎么运用运用到哪一方面?如果能跳出课程的内容。站在一个产品经理或是课程设计人员的角度看整一个课程的设计和编排,那角度就变得高一些了。思考整个课程的框架是怎样的,以及每节课程之间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会让消费者带来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