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论小辑:作品赏析随笔
(2018年7月12日,W市,晴)
最近接连观看了好几部优秀的影视剧,丰富生活,享受人生,消除烦恼。更能利用观看外剧增长见识、学习英语、拓宽视野,这也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该有的知识、视野和包容,名人日记《政治的人生》已作了很好的楷模。先记录和赏析两部国外影片。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本部影片1999年上映,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鞋子的故事。由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伊朗剧情电影,是献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想到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电影通过剧情的展开描述了整个家庭的贫困窘迫,父亲为了全家人糊口而在外打工劳碌,母亲被病痛缠身还要打理家里的一切,小男孩阿里又因为一次意外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双粉色女童鞋弄丢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容不得这样的意外损失,阿里不得不央求妹妹向父母隐瞒了这件事情,为此小兄妹俩只好轮流来穿阿里的一双破旧运动鞋出门上学。
为了轮流穿鞋去上学,每一天的生活都变成了接力赛;知道莎拉原来丢失补过的鞋,被一家更贫困的孩子穿上了;父亲载着儿子阿里去修剪花园又发生了小事故;参加长跑比赛获得了冠军,却得不到原来想要第三名的鞋子奖品。
观看本影片是一次美好、道德、信仰、真善美的心灵洗礼。我有几点感知与思考:
一是感知伊朗与伊斯兰文化的深邃和神秘。信仰让这个民族包括文化,充满了纯真、善良的人性美,这与我几次去新疆以及在西北工作生活多年所感受到的一样。
二是消除贫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势在必行。但同时也得尊重民意,让百姓真正满意。
三是家庭的团结比什么都重要。包括兄弟姐妹之间的信任与支持、夫妻之间的扶持、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等等。
《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豆瓣评分为8.2,算是评价不低的了。本片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指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从这部影片中,我认识到:
一、战争是残酷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间为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双方伤亡人数为200万,称世界之最,斯大林格勒具有战略意义和精神意义,而此影片主人公也是二战英雄瓦西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夫的原型,英雄拯救历史,人民创造和改变历史,谁发动侵略战争,谁便成为历史罪人。孙子兵法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上攻伐谋”,就是指要通过外交手段谈判解决。
二是爱情的作用不容忽视。爱情与战争相结合,更显示和平的重要性,也成了本影片的一大看点,最后圆满收场。尤其是在营地,塔妮娅主动向瓦西里发动爱情攻势,他们屏住呼吸和喊叫,既紧张又刺激,展示了敢爱敢恨的人性美。
三是政宣官丹尼洛夫塑造英雄来拯救俄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政治的目的,这充分说明政治是现实的,政治是需要英雄的,英雄又是需要包装打造的。
四是斗智斗勇、精准的狙击枪法,也为本片增添了亮点。这时候,枪法和技术,可以保护自己、保护国家,里面的反间计、引蛇出洞、伪装计、苦肉计、金蝉脱壳等场景轮番上演。
这是有硝烟的战争,而和平时期更多是无硝烟的战争,它的激烈程度、影响范围也是精彩而又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