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说也让我去寻觅自己的写作历史脉络,就会发现自己真正地去欢喜上写作,也真心地愿意去动笔写作的时候,还是在读初三临近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在1995年,屈指算来已经走过25年。
当“时间”的车轮走到现如今时,我也只能够清楚地去记得,当时所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年轻》,至于里面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却被自己忘记得一干二净,再也难以去记忆起来哦!我最多只能记起文章里面的内容,大致在说大家都要活得乐观开朗一点点,也唯有活得乐观开朗的人,其本人的生命旅途才会健康长久一点点。
尽管里面的内容被自己忘记得一干二净,依旧还能够清楚地去记得这样一件事情,这篇文章不管撰写得是好是坏,被班级里面三分之二的学友们相互传阅,学友们还鼓励我多多地去撰写这样的好文章,【备注:当时全班一共有60个学友。】因为文章就是在最后传阅的过程当中给遗失掉,从那一刻起我的写作热情一发而难以去收拾!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现如今,自认为只要是拥有好的写作题材和内容,一直都在撰写的,而且还写到现在,亦未曾搁笔不写,也始终不会去存有--不想去动笔写作的念头,只要是拥有好的写作题材和充足的写作内容,自己还是会一路写下去的。
要是说写作也有遗憾的话,对于我来说,在写作方面最大的一个遗憾,这个就是--我没有去保存好2006年在经济管理系本科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我的老友也是我们班的班长张孝光就说过,这既是一篇经典的文章;这也是一篇极好的范文;这更是值得去保留的好文章;你没有保留好也是比较可惜的一件事情……【备注:张孝光在单位里面是一名笔杆子,擅长撰写各种类型的文章,每每单位里面需要撰写各种类型的文章时,基本上都是由他一个人来捉刀代笔完成的。】
这篇发言稿是我在临近毕业之前的一个月内创作完成的,在此期间我不知道自己撰写有多少稿,反正一直在反反复复不停歇地修改着这篇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一直修改打磨到让自己满意为止,最后的成稿还是由擅长写作的老友老班长,帮助我把关做最后的指导。
对于爱好写作的我来说,也就是自打有遗失过没有保存好两篇文章以后,我就产生这样的一种想法,不管自己撰写的每一篇文章是好还是坏,全都应该好好地去保存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既是自己某一阶段内的历史,这也是自己当时的某些经历、想法……
通过25年的写作,还让我发现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哩,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我和我父母家族当中的同辈小孩,去做一个对比与比较的话,自己就是属于一个最为愚笨的人,要是自己没有去保存好自己撰写的、所有的文章的话,也是记忆不起来自己曾经撰写的、各类文章的,就连自己曾经撰写过的或某段文字或只言片语,我也是难以去记忆起来的,从而说明我这个人就有前写后忘记记不住的习惯。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与写作爱好者,在休闲的时光里,欢喜阅读与写作,我还去粗略的去做过统计,在这25年的写作时光里面,把自己撰写的、所有的文章、能够去找寻得到的文章,全部都给发布到各大网络APP上面去,加起来也就只有三百七八十篇左右,绝大多数文章的字数是比较多的,还若是每篇平均最少去按照3200个字来计算的话,也就去撰写1216000个字,尽管是这个样子,还尽管和专业的作家去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也是不可去比拟的,不管自己所撰写的文章是好还是坏,个人还是敝帚自珍十分珍惜的。
正是因为我文章撰写得逐渐地多起来,还对文章去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一下,如若是同一个题材、较为相同的就放置归纳在一起,一共被分成十个板块,其中有一个板块就是叫作《如风往事》篇。
这个题材撰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基本上全部都是和自己有关系的、亲身经历过的过往的历史与人事物情。还因为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凡是有关于上海滩上过往的历史、趣闻轶事、各类人事物情等等,同样也是我的写作素材来源之一,也会去拿来撰写的。
自己在刚刚开始去撰写这一类文章的时候,也是有一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也是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去撰写才算是好啊。俗话说得好哩,万事开头难,只要去开启第一步,能够撰写出第一篇文章来,以后凡是像这一类文章,必然会写得比较顺手不在话下哦!
还有的就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用标准的国语文字、国语思路去撰写这一类文章的,大江南北和山南海北的人全都能看得懂的,伴随着撰写的篇幅一篇篇地变得增多起来,个人觉得这样的思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不对头的,要去做一下调整,就决定采用两种写作手法,去创作这种类型的文章,同样内容的文章去撰写两篇,前一篇,用标准的国语文字去撰写,因为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又是属于“吴语方言体系”,故而后一篇就采用“沪语”来撰写。
为什么要去采用“沪语”方言来撰写文章,原因则有其二。
第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所撰写的《如风往事》类文章,基本上都是和上海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各类人事物情……或多或少是有一定的关系与联系的,采用“沪语”方言来撰写文章,还有三个好处,它不但可以让文章变得多姿多彩;它还可以让那些喜欢上海历史、文化、语言文字,以及小一辈的上海人去知晓,身处在不同时期的上海滩,会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和人事物情;它更可以去引起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上海人的共鸣,真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有一份报纸,它的名字就是叫作《新民晚报》,在其中专门开辟写作的专栏叫做“夜光杯”,曾几何时,还纷纷向沪上各个阶层的人士约稿,有沪上文化名人、曲艺演员、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去撰写各式各样的文章,其要求就是去采用“沪语”方言来撰写文章,字数最多不得超过1500字……
也正因为我欢喜写作的缘故,还因为我曾经受到新民晚报夜光杯里面沪语方言文章的影响与启发,就让我也是灵机一动,决定尝试着也去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不但可以增加自己写作的素材与内容,还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文库”增添新鲜的血液,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是这样认为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去采用自己的家乡方言闲话来撰写文章的,尤其是凡是和自己的家乡有关系与联系的文章,全都可以去采用这样的创作手法来撰写文章。与此同时,还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去留存一份历史、方言文化、故事、情感、各种人事物情……是极其好的一件事情,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再者说来,为什么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既是多姿多彩的,又是丰富多彩的?!皆是因为全都是由“不同地域的文化”组合而成的,这个“不同地域的文化”,亦包含其独有的历史、方言文化、独特的人文地理、此处独有的风俗习惯与人事物情,在别处是没有的。
现如今,对于但凡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年轻一代的上海人来说,要是让其本人能够去说一口相对而言是属于极为标准一点的上海方言俚语闲话,真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的,绝大多数的上海人是说不来的,还就算是有人说上海方言俚语闲话,不是变得荒腔走板的,说的就是一些洋泾浜的沪语方言俚语。还有很多生在上海、在上海长大的人,由于环境、历史变迁等综合因素,都不怎么会去说上海方言俚语闲话,我有一位C姓老友,夫妻双方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都能去说相对而言、标准的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其儿子可能是没有说方言俚语闲话方面的天赋吧,虽然全都能听得懂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就是一句话也不会说的,教学N多年就是学不会的,干脆就彻底投降放弃,就连家中亲戚的小孩,都嘲笑其儿子不会说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只能去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虽说也能去说上海方言俚语闲话,但是在有些时候,也同样是说不好上海方言俚语闲话,故用方言闲话来写文章,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困难的,有时候亦无法保证用最正确的文字去表达出来,尽管是这个样子,也会力争去做到文字表述正确明白无误。
在撰写的、所有的《如风往事》篇文章当中,凡是采用上海方言闲话来撰写的,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去撰写有N多稿才写成功的,即便是文章撰写好,还即便是把这种类型的文章发布到各大APP上面去,等过一段时间以后,自认为文章撰写的还不够好,所采用的方言文字不够生动准确,与此同时举例论证也同样是不怎么标准准确的话,会按照原有的框架,推倒重新开始去撰写,一遍又一遍地去撰写。力争去做到准确详实无误,直至令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譬如说:文章《漫谈上海方言之--第一次说这个“洋”字》就是如此!
不过,像这种写作手法,非上海人,未必全都能看得懂哩!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书籍类图片是作者自己的部分藏书,自藏自拍。】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0年11月12日星期四晚上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