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看邻居老两口喂一双孙女吃饭,俩女孩皮肤白里透着红,眼睛又大又圆,萌萌哒,长得很喜人。吃饭有些让人着急,一人一天板凳坐着,外公外婆每人一碗饭端着,手里各拿一根上古神器——竹丫枝,这家伙,饭吃得真叫个胆战心惊。
想起以前的一个朋友,也是老人帮着带孩子,为了孩子吃个饭,伤透了脑筋,一日,想出一妙法,每勺饭上放一块饼干,孩子果然味口大增,没几年吃成个大胖子。
吃东西本是为了补充能量,维持生命。不想饿得难受自然会吃东西。倘若不想吃,或是吃不下,或是不合口味,武力或弹衣炮弹一用,味儿全变了。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还好小,就逼着写字,手还没发育完全呢,迫于无奈,使劲儿握着笔,等到能写字的年龄,握笔的姿势不对,却再也改不过来 。如今大孩子小孩子中等的孩子都埋首作业堆中不能自拔,读书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饿了自然会想吃,色香味俱佳的话,想不狼吞虎咽都难,为什么要去喂?有了向上的需要就会去学习,激起了兴趣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每次吃饭想起神器,还会有吃饭时津津有味的快乐吗?每次学习想到的是堆积如山的习题还有多少学习的乐趣可言。
吃饭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乐趣,在给予孩子生命的时候,就要激发孩子对生命,对生活本身的热爱,而不是强加给他的其他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