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讲到,“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在个人能力上感觉并没有什么突破,从而影响了自信心。”这可能不是A一个人心声,而是今天创业者的普遍焦虑——觉得自己还没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力不足、成长不够。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连查理·芒格这样的智者都说:“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而且各种创业社群都在提供各种课程,这些都给你带来强烈的暗示——要成功,就得快速成长。
一、
那事实上,个人能力是创业中最重要的事吗?不过,这样问,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质疑——难道能力不重要吗?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疑问,我来换个更中性的问法:要想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我们应该把核心关注点放在哪里?个人/团队能力?还是其他?
或许,我们太过关心自己牛不牛,眼光总是向内看,而忽略了向外看,去观察大势。雷军当年复出的时候说了一句:“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得起来。”很多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没有get到他要表达的意思,直接把风口论斥之为投机思维。
我们再回到雷军当年说这句话的背景,就更能理解他想要说的了。雷军出道很早,在互联网浪潮还没起来,BAT还没影子的时候,他就已经是IT行业的风云人物。而且雷军很勤奋努力,一直被誉为劳模。就这样的人,能力很强、资历很深、又勤奋努力,居然被后起的众多互联网“小辈”超越了,而且不是被超越一点点——金山今天的市值不过是BAT的一个小小零头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雷军很有勇气地剖析自己的过去,得出结论:成功不在于自己牛不牛,而在于有没有选对方向。后来雷军又说道,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前半句的“风口”,而没注意到他强调的是后半句的“猪”。他说,“如果小米取得一点点成绩的话,只是因为台风,我说我自己是猪而已。”我相信这不是自谦的话,而是认知角度的不同。自己牛不牛,是不是猪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站到风口上!
二、
在《坐上火箭的人》一文中,作者曲凯问过两个问题:
1.网易、腾讯、携程、盛大、阿里巴巴、百度等这些传统巨头是哪年成立的?
2.小米、美团、蘑菇街、陌陌、今日头条、滴滴等这些新兴巨头又是哪年成立的?
答案是,上面一排的公司,都是 97 年到 2000 年之间成立的,而下面一排公司都是 2010 年到 2012 年之间成立的。
也就是说,你如果是互联网创业者,错过这两个时间窗口进行创业,成功概率会大大下降。我们不得不承认,外部环境的重要性(选择)是远远高于自身能力与努力的。
网景浏览器创始人,被誉为因特网的点火人,后来成为著名投资人的马克·安德森问过一个更为犀利的问题:团队、产品、市场哪个最重要?很多人的回答是团队或者产品。但马克·安德森认为:市场是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成败的最重要因素!
“在一个非常好的市场中(一个有着大量潜在客户群的市场),这个市场本身会引导公司做出产品。
而当你拥有一个好的市场的时候,团队也很容易随时进行升级。”
硅谷顶级VC标杆资本的创始人Andy Rachleff 这么说:
“当一个伟大的团队遇到糟糕的市场,市场获胜,
当一个糟糕的团队遇到伟大的市场,市场获胜,
当一个伟大的团队遇到伟大的市场,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
当然在一个很好的市场中,也经常会有创业者会失败。如果一个创业团队的基本素质不过关,那么,再好的市场也救不了他。但是如果团队能力基本是OK的,但市场有问题,那问题近乎于无解。这时候,若还是着眼于提升团队能力,上再多的课,学再多的技能,招募再牛的人,也是于事无补。
难怪马克·安德森说,世上的创业公司只有两种,一种是找到PMF的,一种是没找到的。他不把公司按团队能力强弱分,而是看有没有找到PMF。他认为,对创业公司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达到Product/Market Fit(PMF,产品和市场的匹配)。产品市场匹配意味着在一个足够好的市场中,有一个可以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产品。
三、
创业公司的唯一使命,就是去找到一个有大量潜在客户群的市场,然后做出可以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产品。而所有创业公司死亡的唯一原因,就是在还没找到PMF之前,耗尽现金流死掉了。
如果我们苦苦执着于自己牛不牛、能力够不够,这样做的确会给自己更大的成长动力,让自己成长得更快。但这样的视角或许小了,而且转移了创业者需要真正关注的焦点。只要基本能力足够的创业者,应该把更多目光投向外部,投向市场。当你找到足够好的市场时,市场自然会引领你、推动你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