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同一个指数的指数基金,因为成份股的挑选规则都一样,所以高度雷同。既然持仓都相同,那么我们挑选指数基金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规模足够大,1个亿以下的基金不考虑。
首先,如果基金规模太小,会面临清盘风险。因为基金公司主要依靠收取管理费生存,管理费又是按照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收取,如果基金规模太小,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就很少,那基金公司可能就无法保证自身运营,可能会进行清盘。
基金清盘并不是说我们的投资血本无归了,而是按照某一个基金净值强制赎回,导致我们的投资中断。
所以一般挑选指数基金的时候,会避开规模较小的指数基金,最好规模在1亿以上再考虑。
第二条原则,基金成立的时间要够久,新成立的基金不买,至少要一年以上。
基金刚成立,一是可能都没有完成建仓,达不到指数基金跟踪指数的效果,二是没有历史参考,不知道基金运行效果如何,尽管指数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比较低,但不代表任何人都能干这个活,我们无法考察指数基金的历史,自然也不考虑。
第三条原则,基金跟踪指数的误差要足够小。
这一条最关键。我们投资指数基金,就是因为看好指数化投资,如果指数基金跟踪指数的误差很大,那我们就相当于买入了一个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了,我们就无法通过对指数的估值来决定如何投资指数基金了。
第四个原则,同等条件,选择费率低的基金。
指数基金的费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交易费用,包括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
我们经常看到基金的名字后面带有ABC,其中A类是前端收费,申购时直接扣除申购费,B类是后端收费,赎回时扣除申购费,C类时销售服务费模式,不收取申购赎回费,按日提取销售服务费。
申购费归销售渠道所有,如果你是在天天基金买的基金,那申购费就给了天天基金,如果是在蚂蚁财富买的,那申购费就给了蚂蚁财富,所以我们看到第三方平台申购费都是打一折,一折是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足以看到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赎回费在扣除必要的手续费后归于基金本身,销售服务费也是给销售渠道的,因为C类基金不收取申购费,那为了补偿,就给他们销售服务费。
指数基金的另一大类费用是运作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指数授权费。
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收取的费用,托管费是基金公司代托管银行收取的费用,是要给托管银行的,指数授权费是要支付给指数编制公司的。
以上费用,除了申购费、赎回费,都是隐形费用,就是我们买卖基金无法直观地看到这笔费用,因为在基金每日净值中已经扣除了。
大家可以看出来,交易费用和我们申购基金的平台有关,而运作费用和基金公司本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