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踏进二中的大门,我的世界便被一位特别的老师悄然改变——没错,那便是我的语文老师郑老师。她让我们天天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点滴生活,也会用心欣赏每一篇成文的段落。起初,我并不理解为何老师会如此执着于这平凡的作业,每天的日记似乎成了一种负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觉得厌倦,开始对这项日复一日的任务失去了耐心。日记本上的文字越发潦草,内容越发空洞,直到有一天,彻底停止了这种痛苦。但好景不长,在一个普通的周一,照常谎报了收作业的情况,隐藏了自己未写日记的事实。那天,被查出来十个人没写作业的人中,有一个是我,我虽为自己没交作业而羞愧,但同时又为逃过了数日的无味而窃喜——不过是迫于无奈,后来只好继续敷衍罢了。
后来啊,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我们学习了庄子的《北冥有鱼》,不知怎地,那节课我听得格外认真,自然是赚了个盆满钵满。那篇古文就如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一时间,思如潮涌,我将它们全都汇入笔尖,成了一篇有灵魂的文章。而我不知,那也成了我日记之旅的转折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紧接着,一篇,两篇,连续几日的高质量创作,语文老师开始对我刮目相看,我自己也乐在其中。文字在笔下开始变得鲜活,有了色彩,有了温度。渐渐的,我开始爱上了写日记,每天沉醉于文字记录中,它不再是一项作业,而是成了我情感上的宣泄,文字上的交流。
随着日记本一页页地变薄,我也逐渐明白了语文老师的良苦用心。她让我们写日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更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来表达自己,如何在忙碌和喧嚣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我开始感激她,感激她用这样的方式引导我们成长,感激她让我们学会了用文字去触摸世界。于是,我开始更加用心地完成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
如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对自己感到厌烦的学生,而是一个热爱记录,热爱生活的小男孩。我渐渐读懂了她,懂了她的耐心,懂了她的用心,懂了她的苦心。每当我探寻过往的足迹,都会看到那时的自己,那时的声音,如同时间的印记,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我渐渐懂了她,也懂了生活,生活不就是一本渐渐变厚的日记本吗?每一天都是新的一页,每一页都充满了新的可能。我愿意继续写下去,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灵感受生活的每一次跳动。因为我知道,这些日记最终都会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日记中,我记录了第一次上台演讲的紧张,第一次与奖牌失之交臂的遗憾,以及第一次与朋友事吵的难过……太多太多,数都数不过来,品也是品不完的。这些点点滴滴,如珍珠一般,串联起我的二中生活,我的青春记忆。
我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这不是做作,更不是拍马屁,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感谢她让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感谢她让我懂了表达的力量。在日记的陪伴下,我走过了青春的迷茫,渡过了成长的疼痛。现在,我依然在写,依然在记录,这是我对生活最好的致敬。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笔记录下每一个日出日落,每一场风霜雨雪;我会坚持用文字去感受生活的每一次呼吸,去触摸世界的每一次脉动。因为,我渐渐地读懂了她,也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