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不少打工人在求职的时候,都经历过HR的夺命连环call:
“看你跳槽很多领域了,做不精,我们担心你不能胜任”
“你没有很专业的技能”
“我们怀疑你的专业性”
……
虽然我们确实得承认,专精一个领域才能做得专业
但,这是有条件的!
我们知道,在这个人人都被社会绑架的运行机制中
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一毕业就得找工作
工作了一段时间,再被公司优化
一个新冠疫情,让全社会的经济都停摆
我们有时为了能够生存,能搞钱才是首要目标
什么“专业”“资质”,早就抛脑后了
所以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才能挖掘自身,向内发展。
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
有谁是生来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擅长什么的吗?
显然不可能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各种社会经历
比如说,你干过超市收银、跑过送外卖、送快递
看似你干了很多
但你其实也有不小收获——你对底层劳动人民艰辛的见证、对底层劳动者存在的问题更清晰
通过这些经历,加上自己的启发
你可能会开创出一个新的职业
再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
我2019年秋天离开了银行
本来准备着各种资格考试,打算2020年跳槽换工作
但谁又知道新冠疫情能给我们带来长达三年的影响?
小微企业纷纷关门,大中企业也进行裁员
因为跟风随大流,我也走上了备考公务员的道路
但后来的一些经历,让我认识到了,我并不适合公务员这条路
相对地,因为我善于学习总结,喜欢研究思维导图
靠着这股劲,我在这几年内
通过了11个各领域的考试(有财会、日语、职场办公等领域)
也通过这些经历
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论
来,你能说我不行吗?
我只是通过这些事情
发现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罢了
所以,经历的事情多样,反而有助于去筛选,去粗取精,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
再假如,四年前没有那场疫情
我可能还会继续在某个公司当一个标准的牛马
就不会有去创业、发展自己的事业的想法
那样,我更不可能知道我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或许等到了35岁的那一天
我会死得不明不白
每个人对每个事情的看法不一样,都是站在不同立场来解读的,没有对错之分
不被人认可、找不到工作……
真的不完全是自己的问题
或许只是命运的女神早已为你安排了其他的道路
需要自己去发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