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的电影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虽然也有一些好电影脱颖而出,但是更多的是纯属无脑搞笑的烂片,要剧情没剧情要演技没演技。甚至有些根本就称不上是电影,不过是一期综艺节目,就这样剪辑成两个小时配上电影必要的开头和结尾就能够被当作电影在影院上映,而且票房竟也很可观。不得不说,投资方为了圈钱,导演为了圈钱,但这钱似乎圈的太随意,把观众都当成了傻子。
冯小刚曾大放厥词,垃圾电影的存在是因为有垃圾观众。
作为一个导演,冯导这么说肯定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虽然需求会影响供给,但电影质量的好坏,绝不是观众能够决定的。谁不喜欢看好电影,但是当我们想吃蛋糕的时候,你只能卖给我们油条,我们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花钱吃油条!
对于冯小刚这样的话,姜文就变相的做出了回答,他说:如果你的电影拍得很烂,不是别人的原因,是你,你可能压根脑子深处就想,哎呀,我就拍个烂的算了,假装嘴里说我什么各种原因。他的意思就很简单,你别把什么都推到观众的身上,与其说是是观众带来的原因,不如说是为了利益吧。
姜文导演的话一针见血。为了利益,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现在之所以充斥着这样那样的烂片,说白了还是因为有市场,拍这种烂片我不需要多少投资而且还能有很大收益,那我为什么不拍?既然有人看,那我何必还有冒风险费脑筋去拍一些投资大甚至可能收不回来成本的好电影。
好电影会收不回来成本?不信,我们看一下数据。
《大话西游》
投资:5000万港币 票房:上部2500万港币下部2800万港币 豆瓣评分上部8.9分下部9.2分
1995年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朱茵等主演的《大话西游》上部和下部堪称是周星驰喜剧系列电影一个经典之作,周星驰等人通过自己的演技将这部喜剧电影演绎得如此到位,成为无法复制的经典之作。
《搏击俱乐部》
总投资:6300万美元 票房:3702万美元豆瓣评分9.0分
1999年,布拉德·皮特,爱德华·诺顿主演了由大卫·芬奇执导的《搏击俱乐部》,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悬疑电影,无论是影片最终的反转还是两位大帅哥的演技,都让人惊艳。
《阿飞正传》
投资:4000万港币 票房:900万港币豆瓣评分8.4分
1990年,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梁朝伟,张学友主演的《阿飞正传》,影片在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奖项,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选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总投资:2500万美元 票房:2834万美元豆瓣评分9.5分
1994年由摩根·弗里曼,蒂姆·罗宾斯主演的《肖申克的救赎》,该片在IMDB当中被超过160万以上的会员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如果你是电影爱好者,却没有看过此片的话,那就不能算合格的。但在1994年上映时仅收入略高于投资,在67届奥斯卡上拿下7项提名最终颗粒无收,真是生不逢时啊。
《东邪西毒》
投资:1000万港币 票房:900万港币豆瓣评分8.6分
一部1994年出品的香港武侠电影,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林青霞、梁家辉、张曼玉等主演,成功的开辟了香港新武侠电影。这部影片很好的说明了以往香港武侠电影的弊端,把那种超越的人性回归到普通人的身上,让武侠电影中的人物具有了个性和灵魂。当年票房只收回900万港币,这帮人利于闲暇时间又拍了部喜剧片《东成西就》,2200万票房终于挽救了损失。
《天国王朝》
总投资:1.4亿美元 票房:5000万美元 豆瓣评分8.2分
2005年,雷导的历史题材大片《天国王朝》,由“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伊娃·格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它有壮观的大场面,而这种视觉吸引力往往能跨越国界和文化的藩篱。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烂片似乎业符合了快餐文化的发展趋势。
观众观看电影只为一时的感官刺激,不愿意去思考电影的内涵。
这也更好地让投资方欣喜地去投资烂片。
你不愿意思考,我还不愿意加入内涵呢。
正好拍出来,你看完哈哈一笑,我票房到手,大家各取所需。
因此,拍烂片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烂片的出现给了观众选择,观众的口味又刺激了烂片的扩大。
如果不打破这个循环,中国电影的质量就不会有整体的提高。但是要打破循环,观众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们只能减少烂片的观看次数,但要从源头杜绝,仍需要那些不推卸责任的导演兢兢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