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逃跑家》的主人公丁西拌是一个流浪汉,常常面临身无分文的窘境。有一次他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坐在一个咖啡馆,一次次地跑到旁边的提款机查询朋友借给他的钱是否已经到账。终于有一次,查出一千块余额,丁西拌把钱取出来,付了咖啡账单。
这家咖啡馆不会是要求先付款的星巴克,不过丁西拌去的最多的咖啡馆一定是星巴克,在这本书中,他会走进许多城市的星巴克,熟练地点上一杯“本周”(新鲜调制咖啡),如果那家星巴克足够大,他会点上一杯“本日”。
丁西拌是个毫无收入的流浪汉,常常活在挨饿的边缘,却坚持要去星巴克,难怪中国市场成为它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并且中国的利润率比美国还要高。
《逃跑家》的作者乌青说,“本周”和“本日”属于星巴克咖啡中的试验性产品,星巴克一直培育新的咖啡豆品种,用以调制“本周”,当收到客户足够多得正面反馈之后,就有可能转正,成为星巴克正式供应的产品。
对这种说法我没有考证过,它有点像软件生产中的“beta版”概念。而从别的角度来说,星巴克也确实像个科技公司,比如它在很早的时候即在店内提供无线网络,这一点后来成了咖啡馆行业的标准。后来,光顾星巴克的客户可以直接在苹果商店购买店里播放的背景音乐。
关于星巴克与科技相结合的最新例证是,它与创业支付公司Square合作,客户在到店之前即可通过手机软件点好单,到星巴克柜台扫描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即完成点单和支付,咖啡立等可取。这还没达到两家公司设想的理想状态——“刷脸”买咖啡。今后,手机上装有相应软件的客户只要走进咖啡店,店员即得到提醒,在柜台机器上会显示该客户的照片,店员只需要向客户确认一下姓名,即可根据客户的日常偏好完成点单和支付。
而吸引中国客户走进星巴克咖啡馆的,也许不是这些科技因素。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位名为Shaun Rein的作者在一本名为The End of Cheap China的书中写道:
在中国大陆,人们喝星巴克咖啡是为了在咖啡杯里小小体验一把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对许多人来说,星巴克咖啡事实上是住房、汽车以及那些超出他们财力范围的常见奢侈享受的替代品。消费不起这些东西的中国人转而在星巴克咖啡上慷慨掏钱。
这种说法值得推敲。星巴克在美国或日本同样流行,恐怕不是因为它充当了“奢侈享受替代品”的角色。也有人说,美国缺乏咖啡文化,而使得星巴克这样的“饮料”大行其道,用这个观点来解释同样缺乏咖啡文化的中国市场似乎说得过去。但目前为止,我看到过最令我信服的说法是这样的:
霍华德·舒尔茨在1987年把星巴克咖啡商店买下来,并转型为咖啡馆时,觉得一个介于家和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很有潜力,通过舒缓的音乐和柔和的灯光让人感到放松。星巴克咖啡馆尽管无处不在,共同的特点却是使人们放松一下并忘记工作或是生活的压力。虽然仍被嘈杂的世界环绕,人们却可以短暂地与生活脱节,星巴克咖啡馆算得上是逃跑家的天堂。
我想逃跑家丁西拌一定会同意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