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刚种植多肉植物的朋友总是苦恼于自己的多肉又干瘦或者又徒又瘦,总羡慕别人家的多肉植物肥肥美美,如何把多肉植物养得又肥又美呢?
这里面是有几个重要的技巧的,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当给水
大家都知道,多肉植物变肥其实就是在储存水分以备干旱。很显然,我们在养护的时候就得让这些植物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可能会干旱的环境中才行,并适当给足需要的水分以供储备。即便给水也要使多肉保持低湿状态,干旱时要有些水汽来保护根系。控水时也要注意切记大旱,否则根系将无法适应这种巨大变化。。所以这里的关键就是一个给水量的控制,这个量得根据具体的通风情况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而宗旨就是营造少水环境,不能太湿,但也不能干太久。
多肉植物生长缓慢,当供给充沛时,储备才会多,供给不足,就只能消耗储备了。所以多肉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大小是呈一定比例,且依据一定规律进行生长的。基本呈现这几种状态:
根大水多,地上部分“疯长”;
根大水少,地上部分往肥厚紧凑里长;
根小水多,根部快速生长,地上部分边生长边消耗,
总大小基本不变或略变小,直至根系变得足够庞大;
根小水少,根部生长停滞或缓慢,地上部分要么休眠,
保持不变,要么消耗叶片植株变小。
(PS:在浇水之前养好根也是很重要的)
2.土壤的选择
不同颗粒度的种植介质,土壤的空隙及湿度的变化方式都不相同,多肉在不同介质中长根的速度和根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根基,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所以说土壤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植物能否健康茁壮的成长。
其中,沙土、细纤维这两种种植介质的孔隙度是最小的,新根生长缓慢,不予考虑。纤维颗粒混合土和河沙的孔隙度比较接近,其中新生的根系大小也差不多,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纤维土中的新根较早出现较多分支,新根较细但比表面积略大;而河沙中的新根分支出现的较晚较少,新根也较粗。这是因为河沙的排水性能较好,浇水后过多的水分会下渗流走,根系附近经常是保持低湿的环境;而泥炭纤维保水性能好,新根可以直接通过增加分支来提高吸水面积,不需要过长的粗根来扩大根的冠幅。而从更长的时间上来看,泥炭的长根速度和根的大小会高于河沙,但根系分支较多,相对细弱。
考虑到日后养肥需要控水,细弱的根系耐旱性较差,末端容易干枯,因而合适养肥的根系还是需要从河沙这样的颗粒土中养出来,而颗粒土也是养肥的最佳介质,因为颗粒土控水要相对容易。但另一方面,虽然颗粒养出的根粗壮耐旱,但前期刚开始发根时由于颗粒易干,很难长时间保持发根所需的湿度,因而无根或少根的植株直接放颗粒土里发根经常会面临根系生长缓慢甚至不长的情况,所以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较折中的发根方案,即前期在潮湿的纤维土中发根,当长出一定数量新根,且新根足够长足够健壮后,再放入颗粒土中养根。这样的根系生长基数比较大,在颗粒土中生长快速,即使不小心干久了一些也不会对新生根系损伤。
3.适当的大盆
对于一个可以长大的大型种而言,如果要激发他们疯长肥长的野性,那么就给她一个适合她的大盆。切记,大盆养大肉。养肥用花盆建议使用体量较大较深的花盆,这样有利于下层水汽的保持,着根层及时处于干旱状态,下层土壤也会提供微量水汽缓解根部的干旱情况,起到控根保根的作用。花盆太小则缺乏必要的水分缓冲,容易经常处于快干快湿的状态,会对根部造成伤害。还有就是多大合适?花盆的口径比花略大一些,大几厘米不为过。
只有适合自己多肉的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