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之精神》
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是在求理想的生活,这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精神所在。
1. 理想生活是怎样的?《中庸》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可以作为理想生活的说明。
儒家哲学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又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是极高明之意,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中庸之道。因此这种理想生活,对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即不离”,最理想的生活也是最现实的生活。
2. 理想生活是“统一对立”。理想和现实本来是想对立的,超越日常生活,和在一般人日常生活之中,也是对立的。【这样的对立,在中国旧哲学中十分常见,譬如钱穆先生所著《湖畔闲思录》,通便就是以二元对立为轴,展开论述。】中国旧哲学中,有动静对立、内外对立、本末对立、出世入世对立,体用对立,这些对立,简而言之就是高明与中庸的对立。儒家的理想生活,在于统一这种对立。如何使极高明和中庸统一,这是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索要解决的问题。
3. 境界说与行为说。“极高明”就是人的境界说,“道中庸”就是人的行为说。
境界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何在。冯先生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觉解”。譬如,同样有活动,但禽兽并不了解其中的意义,而人能了解其活动的作用,并有自觉。
其次要明白“觉解”。自觉和了解,简言之可称之为觉解。因为有觉解,事物对于人才有意义。觉解有高低之分,因此意义也有多少之别。冯先生用听演讲的三种状态来解释这个问题:同样听演讲,禽兽、未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状态显然是不同的。【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解力高,对意义的领会就多一些,觉解力低,领会得就少一些。】基本同样受过教育,但因为所受教育不同,看到同样的事物,觉解的角度和程度也不一样。
4. 每个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因为人的觉解不同,意义也各有异,这种不同的意义,构成了各人的境界。所以每个人的境界是各不相同的。佛家说:如众灯明,各循似一。
5. 人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一部分,前文论述过,此处从儒家哲学精神层面阐述,更为详尽】
(1)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并不“觉解”的人】这样的人并不了解其意义与目的,凭着天资,或者看着人家这样做,认为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了。自然境界的人,对于价值,并不了解,顺其天资与习惯,浑浑噩噩为之。
(2)功利境界。功利境界中的人,他的行为是为利的。为利的人都属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这部分冯先生用了较多篇幅阐述】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义的。义利之辨是中国哲学家重要之论。利有公私之别,如果为的是私利,自然于仁义有背,如果为的是公利,此利也就是义。程伊川言:义与利的分别,就是公与私的不同。总之,为己求利的行为,是功利境界,为人求利的行为,是道德境界。
人为什么要行义?儒家认为没有什么目的,如果有目的,就是功利境界了。按照儒家的说法,道德境界的人,认识人之上还有“全”——社会之全。人是“全”的一部分,只是在实行对于“全”的义务,所以要行义。
部分与全体之辩。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现有部分再有全体,比如房子,先有梁,再有房子;也有一种说法是现有整体再有部分,譬如房子,现有房子这个概念,才有梁这个概念,如果没有房子,那么梁只是一段木头罢了【这两种观点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具象层面的,一种是建立在哲学的、概念的层面】。冯先生认为,儒者的哲学观是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的。
(4)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天即宇宙。哲学所说的宇宙和科学说说的宇宙是不同的,科学的宇宙是物质的结构,哲学的宇宙是“全”的意思。天地境界的人,了解有“大全”,其一切行为,都是为天地服务,这样的人是圣人。在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功利境界的人知道 有个人,道德境界的人知道有社会,天地境界的人,还知道有“大全”。他们的境界虽高,但所做的事,还是和一般人一样。如《中庸》所说: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天地之化育。如果能够了解这是天地之化育,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否则就是为天地之化育。【这部分还是说明了“觉解”】。圣人也做普通事,但因为他的“觉解”很高深,所以做的事一样,但意义不同,境界也不同。禅宗说: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6. 总结。这四种境界不是行为之外独立存在的。不同境界的人,可以有相同的行为,但这行为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境界不能离开行为。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不是离开了日常行为光讲境界。人的境界即在行为之中,所以“极高明而道中庸”。
《先秦儒家哲学评述》
1. 关于“智”。先秦儒家的代表是孔孟。孔孟对于自然境界及其余境界的去吧,认识清楚,所以他们都注重“智”。这个智,不是普通所谓知识,而是“了解”。所以智【觉解】,与仁义礼并称,可见其重要性。如果对仁义礼没有“智”的觉解,都还不能算是达到了仁义礼的境界,必须对它们有“智”【觉解】,才是道德境界,否则,终身由之,不知其道者,只是自然境界。
2.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先秦儒家对这两种境界认识得很清楚,因此有义利之辨。又有公利与私利之说。如王道,虽为利,但为的是国家民族之利,是公利,是义的行为。霸道也为利,为的是君王个人的私利,因此是利的行为。这两者就是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区别。
3. 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老子和庄子认为自己是天地境界,而孔孟只不过是道德境界。那么孔孟究竟有没有天地境界?冯先生认为是有的。
(1)孔子的天地境界可以从“吾十五而志于学”一章可以看出。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里的“志”,不是多念一点书,而是志于学道。因为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需要用一番功夫才能得到的。因此普通人无法企及,要想达到这个高度,非学道不可。
这里的“立”,指的是“礼”。孔子曾说“立于礼”“不知礼无以立”。《论语》说,克己复礼谓仁。什么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样才可以“立”。
“不惑”,很显然,不惑就是有了“智”了【觉解】。对仁义礼有了觉解——智,才算是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命”。这里的命与世俗的命不同,是指个人所遭遇的宇宙的事变,在人力权限之外,为人所无可奈何的,这是天命。但是,人如果没有尽力,那就不是天命。这个境界是由道德境界进步到天地境界。
六十而耳顺、“耳”的意思,大概是“而已”的急读。“顺”,是接着上面的天命。这里的顺天命,也是乐天之命,乐天之命故不忧,因此到了七十岁就可以从心所欲,因为此时,随便的一举一动,都是合乎道的。孔子的修养到此是最高点。
孔子所讲的天地境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知天,二是事天,三是乐天,四是同天。孔子五十知天命,达到知天,六十耳顺达到事天,七十从心所欲,达到乐天。但未知是否达到同天。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看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不同。前者,所做的道德事情,出于有意的选择,并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后者所做的事情也是道德的事情,不过不必出于选择,也不需要努力,可以自然达到。
(2)孟子的天地境界可以从“浩然之气”看出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什么?孟子告诉公孙丑,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人“养勇”的方法,为什么要“养勇”?是因为可以得到浩然之气。因此,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是勇气,或是士气,一鼓作气,也就是 孟施舍的“守气”。浩然之气与守气,性质上没有差别,所不同的,浩然之气是大勇,是从人与宇宙的关系说的;守气是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言的。有了孟施舍的“守气”,可以堂堂正正在社会上做一个人而无所畏惧;有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可以堂堂地在宇宙间做一个人而无所畏惧。所以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浩然之气怎样养呢?孟子说: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一方面要对宇宙人生了解,一方面要力行对于宇宙社会所有的义务——道德义务,而且要常行此义。所以孟子说: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因此,浩然之气,是许多道德行为相集合自然生出来的。这种养气的方法与曾子的“守义”相似。当然,曾子的“守义”是就一件一件具体的事而言的。譬如,他认为事情来了,看是不是我有理,如果我无理,我必退避三舍,如果我有理,那么虽千万人吾往矣。曾子讲“守义”,是基于人与人的关系说的。孟子的“集义”是就一种心理姿态,一种境界而说的。孟子的集义,是指今天做一点道德行为,明天做一点道德行为,集许多道德行为,自然生出的心理状态,就是大勇,也是浩然之气,是就人与宇宙的关系说的。
3.总结。由上可知,先秦儒家也说到天地境界。不过他们所得到天地境界的方法是由于“集义”,有实行一点一点的道德行为来达到的。所以他们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分际不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