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爱旅游或是迷恋艺术文化的朋友,对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便不陌生。
我们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它最鼎盛之时。
艺术家多纳泰罗因雕塑和绘画才华,深受佛罗伦萨僭主科西莫(实际上的国王,在位三十余年)赏识。老僭主甚至在自己的遗嘱中,专门为他添了一笔,赠给艺术家一座富饶的郊区农庄,以免他为生计而影响创作。
老僭主去世后,他的儿子新僭主兑现了父亲的遗愿。艺术家很高兴后半辈子不用在贫穷潦倒中度过,他欣然接受馈赠,还正式签订了赠予合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年,艺术家找到新僭主,请求归还农庄。
给出的缘由,也挺艺术:
“三天刮一次风,鸽舍的顶篷就会被刮跑;暴风雨一来,葡萄园便乱七八糟;还得处理家畜去纳税。我成天担心果园,哪还能有精力安逸创作?我还不如在贫穷中死去的好。”
新僭主乐了,接受退回的农庄,嘱咐秘书,以后直接换算成收益,汇入艺术家的银行账户中。自不必说,这下皆大欢喜了。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但丁、提香、马基雅维利……鲜花之城,群星灿烂。
艺术家最敏感、脾气最冲,能将满天星河的艺术家汇集于此,必定是各全其美了。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与其说上帝特别垂青了佛罗伦萨,不如说,这样的轻松氛围,上帝也能放心睡着吧。
2
从故宫流传出来的清代三大帝的名画中,有很多,都是皇帝着寻常百姓衣物,在垂钓、在登山、在农作、在读书、与夫人们秀恩爱、与年幼的王子嬉戏……
身居庙堂之内,心怀江湖之远,天下江山第一人,尚且有如此逍遥洒脱、接地气的一面,皆是性情中人啊。
更有传说,康熙帝,在儿子觊觎帝位、九王夺嫡的险恶之争中,渐渐厌倦了,正是在圆明园牡丹台赏花时,老皇帝初次见到了12岁、稚气未脱的孙儿乾隆。
夕阳向晚,花木繁盛,山水自然之中渐渐走近的孙儿,肯定复活了老皇帝心中埋藏已久的人伦之情,一见之下,他手中的羽觞都掉了。
一次游园,改写了一个帝国的走向。
中国本土,最顶级的生活哲学:老庄,无为而治、逍遥。尊贵如皇家,也难有逍遥之乐。
什么谈笑间樯橹飞飞湮灭,自自然然把事情办成了,政治智慧的成色再高级,不如花间一壶酒,童声童气叫一声“爷爷”。
3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我们很多人不是艺术家,不是一国君王,但人生最微妙之处在于,我们要么处在一个恰如其分的年纪,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要么生逢其时爱人亲人皆健康幸福,小家便是你的国土、你的城池。
我们也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偶尔遇到知音,更多擦身而过的路人。
在风景优美,特别投缘的地方,在心灵有所触动,情愿放下一段过往的所在,有人修竹一岭,遍成竹海;有人剪梅数枝,韵成三弄;有人种桃十里,隐成世外;有人围水而眠,梦成蓬莱。
这便是民宿的情怀。
往虚里说,中国人皆有一个山水田园梦: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伯虎”
往实处着想,我们却和佛罗伦萨那个白捡了富饶农庄的艺术家一样,爱它自然如鲜花蜂蜜的芬芳,却承受不了蜜蜂背后的辛苦酝酿。
这更是民宿的独特魅力。它给了你风花雪月、春华秋实,而无柴米油盐之扰。
当你携手侣伴,放心老去,忍不住会心一笑,回忆起两个人那一段段舒服的日子: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感谢书籍《文艺复兴的故事》,盐野七生的作品,一直容易给人带来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