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钦、朱格拉、康波周期
2300多年前的《战国策》写道: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它的意思是,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移,满月之后就会亏损,物极必反,任何事情一旦过盛就会走向衰败。
千百年来,物换星移。而人性不变,周期不变。
今天股市里所发生的一切,在过去都发生过,将来还会再度发生。
人性在那里,周期就在那里。
1. 十年一循环的朱格拉周期
2018年,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有十年。十年一周期。
在法国医生克莱门特·朱格拉
之前,世界上没人发现经济周期。
1848年,29岁的朱格拉开始研究社会问题,两年后,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法国人口、结婚率、出生率、死亡率波动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写作这些文章时,朱格拉开始注意到经济事物存在着有规则的波动现象,后来,他便醉心于这方面的研究。
朱格拉于1862年出版了《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一般称为“朱格拉周期”。
朱格拉写道: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朱格拉认为,存在着危机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运动三个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与萧条。三个阶段的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周期现象。
他又指出,危机好像疫病一样,是已发达的工商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某种程度内这种周期波动是可以被预见或采取某种措施缓和的,但并非可以完全抑制的。
朱格拉认为,没有发生萧条是因为某些方面出错了,而萧条的到来则说明经济处于正常的轨道。周期波动是经济自动发生的现象,与人民的行为、储蓄习惯以及他们对可利用的资本与信用的运用方式有直接联系。
2. 五十年开阖的康波周期
置身于茫茫世界,人类常因自身的渺小而无法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1910年,一位18岁的俄国学生指出了这个问题,他的名字叫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他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行为,并确信经济是以极低频率震荡的 —— 其波长超过了50年。
1924年,康德拉季耶夫完成了长达80页的一份研究报告,他宣称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走过了两个长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53.3年,而且正在进入第三个长周期。
他用新的技术发明和资本过度投入来解释经济的波动,过度投资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多,而后便是衰退,直到新的技术发明最终带来新一轮投资的井喷。
他写道: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关于技术发明的足够数量的观点,那么,按照设想,我们必须记住,技术发明的数量应足以点燃经济的繁荣之火。”
3. 三年一波的基钦周期
1923年,德国科学家约瑟夫·基钦
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分析了英国与美国31年的数据。基钦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周期,但有趣的是,周期的波长不同于朱格拉周期,实际上二者截然不同。基钦发现的周期平均长度为40个月,比3年稍长一点:这比朱格拉所观察到的结果的一半还要短。
基钦理论和存货周期有关。该理论主要从库存角度去研究和观察经济波动。
库存过多,生产商就减少生产,经济向下波动;
库存减少,生产商又会加大生产,经济向上波动。
从长度上看,3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6个朱格拉周期构成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们的合集左右了经济波动、股市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