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胖常常把【荒原感】这个词挂在嘴边,说起来豪情万丈。让我来演绎一下:
我站在那里,仗剑四顾,发现自己身处荒原之上,周围看不见哪怕一个竞争对手,独孤求败啊!啊哈哈……哈……
1. 定位荒原
我觉得【荒原感】本身并不神秘,它就是寻找一个独特的市场定位,独特的用户群体。它强调找到一个蓝海市场,而不是和别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红海市场通过价格战,补贴战等血拼。
比如,最近罗胖他们鼓捣出一个少年得到APP。这个产品有什么特殊的么?能用【荒原感】来解释么?罗胖说可以。
目前市场上服务中小学生的有两种服务。一种是学而思之类的补课逻辑,把课堂上老师没讲好,学生没学好的内容讲清楚,通过一些手段来快速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应对升学。另一种是开拓视野逻辑,带孩子去夏令营游学,号称素质教育。
少年得到号称与市场上这两种都不同。它控制内容在教学大纲之内,提供课堂上老师教学内容的补充。补充的内容是课堂上老师或因为没时间,或因为备课难度极大而不会讲的内容。我理解这些内容不是为考试准备的,而只是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广度。
按照这个逻辑,这确实是一个未被开垦的市场,确实站在了一个荒原上。但如何保证荒原不变成人来人往的菜市场呢?
2. 精品战略
罗胖一直推崇的是精品战略,目前作为他所在行业的领先者,也确实可以这么吹牛。
这个逻辑说起来确实挺简单的。
- 因为某个市场上鱼龙混杂,我只做精品,就找到了荒原。
- 因为只做精品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死磕,率先抢占市场之后,占领了市场的头部。后进入者就基本上没机会了。
- 这是一个幂律分布的行业,只有头部企业有生存空间。
从数学上做区分,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幂律分布,另一种是正态分布。
举个例子,在互联网时代,音乐行业就是一个幂律分布的行业。我们都知道弹钢琴最好的是郎朗,第二名不知道。既然互联网这么发达,一般钢琴家的曲子肯定不会去听了,人生苦短,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呢?
而绘画行业就是正态分布,毕加索再牛逼也无法画完所有的画。我家客厅里面需要挂一张,找个名不见经传的画师画一幅也能装点门面。当然像我这种从来不屑于装点门面的人,这幅路人画的银子也省了。
两个例子一对比,发现如果你处于一个幂律分布的行业,拿不到第一名就什么都不是。但在一个正态分布的行业里面,碌碌无为也可能活得挺滋润。个人找工作的时候需要小心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注定是普通人。
但是,对于企业确实是另一个思路。如果一个企业找到了一片荒原,并且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做最好的产品,那么处于一个幂律分布的行业,反而是个大大的好事。
3. 行业壁垒
处于荒原上的企业,毋容置疑的可以获得这个行业的超额利润,自然需要考虑行业壁垒的问题。我们上文说的精品战略是一个壁垒。除了这个壁垒,常见的还有如下几个:
- 网络效应,比如微信。
- 规模效应,比如富士康。
- 牌照或专利等无形资产。比如中移动。
- 退出成本,比如在苹果商店上购买的各种付费APP。
以此,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滴滴最近被美团整的不大舒服。明明都已经站在了荒原上,为什么又冒出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呢?
滴滴有网络效应,司机多,乘客就多,反过来也一样。但这个网络效应只是司机方和乘客方之间的,比起微信的网络效应弱很多;滴滴有牌照,但这并不是什么刚性条件,政府现在很开放,美团申请牌照,来拿去不谢;滴滴也在卖充值卡构件退出成本,但针对这个行业还是很微弱,估计没有多少人买单。所以,美团打车的补贴一来,滴滴只能补贴对攻,开心的只有我们这些乘客。
滴滴不能像得到APP似的构建精品战略么?滴滴高管柳青确实是这么想的,她称滴滴的壁垒在于产品和技术。只听美团的王兴在一旁冷笑: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技术储备也不是壁垒。反观得到APP的内容行业,反而在构建精品上有行业优势,可以让一些笨功夫的积累横行天下。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你所下过的那些笨功夫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看来,笨功夫也是有应用场景的。你首先需要选好正确的战场,积累才有意义。
最后,希望你和你所在的公司都能找到属于你的那片荒原,并且建立起壁垒,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