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名嘉宾围绕“民主与治理现代化”“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人工智能与民主的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民主与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商民主真谛和互鉴之道。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使得实现民主的形式多种多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一种定制的产品,全世界都一个模式、一个规格。”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每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都是在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逐渐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民主形态各异,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民主制度。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同时民主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不同国家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与会嘉宾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模式。只要适合本国国情,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就是行之有效的民主模式。各国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本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模式。
二、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矢志不渝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中国历史文化,符合中国国情,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成功消除绝对贫困,表明这就是最适合中国的民主”,“中国的民主实践向世界表明,民主的模式不是单一的。中国的民主制度充满了中国智慧,丰富了民主的内涵”。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与会嘉宾认为,经过长期探索,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
三、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从来不是哪一国的专利。任何国家都无权、也没有资格垄断对民主的定义权和裁判权,更不能把民主当作任意操弄的政治工具。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以某一国的尺度来衡量各国民主的好坏,这是把民主“私有化”,是把自身民主模式强加于人的“唯我独尊”。以同我即对、非我即错的霸道思维,把其他民主形式视为不民主甚至进行排斥打压,在世界上煽动对抗与分裂,实际上是对民主精神的背叛。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加强全球治理、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会嘉宾认为,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关乎人类美好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