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十六章
将欲歙【1】之【2】,必固【3】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4】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5】。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6】不可以示【7】人。
【注释】
1.歙:音xi, 收敛,收合的意思。
2.之:相当于“者”。
3.固:有必然,一定之义。
4.举:兴举。通行本为“兴”,帛书甲乙本皆为“与”,古代“与”和“举”互通。
5.微明:幽微而显明,指几先的征兆。
6.利器:指权势、禁令等凶利的政治手段。
7.示:炫耀。
今译:将要收敛的,必定先要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定先会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定先会兴举;将要夺取的,必定先会给予。这就叫做隐微的征兆。
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水,国家的“利器”不可以随便耀示于人。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本章前面几句(将欲歙之.....必固与之),曾被很多人解读为阴谋论,作为老子是阴谋家的所谓“铁证”。按这些人的理解,老子其人真是阴险厚黑啊,先让人家尝点甜头,然后就是各种剥夺,在他们看来,所谓“张之、强之、举之、与之”好比钓饵,真正的目标是“歙之、弱之、废之、取之”,这不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吗?这不摆明了给人糖衣炮弹吗?这不就是喂肥了再宰杀吗?
后面一句“是谓微明”,被阴谋论者硬生生忽略了。这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和深化,说明“张之、强之、举之、与之”之时,已有“歙之、弱之、废之、取之”之机伏在其中,几虽幽微而事已显明。可见老子解释的是自然现象,花谢时说明花曾盛开,月缺时证实月曾圆满,有得到才有失去,有潮起才有潮落。正如第二章所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事物总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反面,一方盛到极致时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读《道德经》,绝不可以断章取义,老子的思想在整部书中是一以贯之的,每一章都有着一致的内在逻辑。老子本来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主张“贵言”,又怎么可能在这章突然大谈权谋?老子有这么LOW吗?
将老子思想解读为权谋论者,战国韩非可谓首当其冲。韩非著有《解老》、《喻老》,曾被认为是深得老子思想精髓。然而韩非是法家,主张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他认为施刑法是爱民的表现。这显然与老子的思想相悖, 由此看来,《道德经》其实犹如一面镜子,每个人揽镜自照,看到的都是自己。
从古至今,无数人借着《道德经》,宣扬一已之见,言之凿凿不容辩驳,谁要是有不同见解,就是肤浅,就是没读懂《老子》。这些人自以为得“道”,处处卖弄,容不得他人质疑,更见不得与己相左之见,殊不知却误入歧途,完全抹杀了老子包容并蓄、低调内敛的精神实质,明明走偏了,因为表面上是宣扬《道德经》,最后锅全让老子背了。
学习《道德经》,可以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不仅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理解背后的深层原因,不仅看到此刻和当下,更能解读周期与循环。
物极必反,事物的发展隐含着征兆,张开是闭合的征兆,蜡烛特别明亮时是即将熄灭的征兆,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居安思危,遇事才不至于大悲大喜,得意忘形。
塞翁这个老人家,就非常懂“道”,马儿丢了,他不认为是坏事,马儿回来还带回一匹马儿,他也不认为是好事,不是塞翁装13,而是人家有真智慧,所以常人所认为的好事或坏事,在他看来,那都不是事儿。真希望能如此有逼格的活着啊。
“道”,让我们享受得了繁华,也接受得来落寞;“道”,让我们容纳得了丰富,也承受得起亏损;“道”,让我们迎接得了团圆,也经受得住分离。
柔弱胜刚强。
老子特别注重长期和可持续,认为长久保全才是大道。看似柔弱的东西,由于含藏内敛,往往柔韧长存;而看来刚强的东西,由于锋芒毕露其势逼人,通常难以持久。正如水滴石穿,看似柔弱无比的水,持之以恒却让坚硬刚强的石头没有招架之力,这便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与人打交道亦是如此。沟通高手总是善于聆听,静静地听,温柔地回应,看似柔弱没有杀伤力,却往往比逞口舌之利者更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鱼不可脱于渊。鱼儿若是暴露于浅滩,就容易干渴而死,所以鱼儿不能离开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人的发展,也离不开适合的平台。
人终究要靠社会属性来定位自己,所谓的自由,只是个相对论,人离不开关系,离不开环境,离不开资源和平台。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并不是要主张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的管理制度和军事防备,“利器”是可以有的,只是不要轻易拿出来显摆,否则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人心的扰动就会破坏和谐。
大国之间的竞争,是含而不发的,不是天天秀肌肉搞军演,而是综合实力的无声较量。
人想出人头地,靠打压他人是无法长久居于高位的,你能影响多少人,看的是你对多少人有用,靠的是实力和胸襟。
处理生活中的琐事也许靠本能和直觉就可以,当人生面临重大抉择时,《道德经》的智慧,是你前行最好的指引。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老子注译与评介》(陈鼓应著) 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